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重要柑橘潜叶蛾防治重点抓夏季 [复制链接]

1#

来这里找志同道合的伙伴!

柑橘潜叶蛾农民称为“*画符”,是南方橘区夏秋盛发的主要害虫,从7月开始危害,7、8、9月进入危害盛期。高温干旱适于此虫生长发育,促进繁殖,潜叶蛾躲在叶内潜食叶肉,受害率一般在80%左右。

危害特点

潜叶蛾幼虫在柑橘嫩茎、嫩叶表皮下蛀食,呈银白色的蜿蜒隧道,受害叶片卷缩或变硬,易于脱落。一年中春梢受害较轻,在夏秋梢发生期危害特别严重,尤以苗木、幼树上发生更多,影响生长和结果。被害叶片又常是柑橘红蜘蛛、卷叶蛾等害虫的越冬场所,且潜叶蛾危害叶片和嫩枝造成的伤口,柑橘溃疡病菌等容易乘机侵入,常会诱发溃疡病等病害的发生。

防治方法

农业措施:

1.抹芽控梢。6月份抽生的夏梢易加剧柑橘的生理落果,并有利于潜叶蛾的发生,故要在幼嫩时抹除。徒长的夏梢,枝长叶大,不易充实,次年多不开花,除特别情况外,一般都不保留。7月份抽生的夏梢,生长比较充实,次年可以开花结果,并可抽生较强的春梢,以后形成骨干枝,可以保留。9月份以后抽生的晚秋梢,因气温低,枝叶生长不充实,不利形成花芽,又易遭受冻害,利用价值不大,而且还为潜叶蛾提供了食物链,应及早抹除。

2.保护和利用天敌。柑橘潜叶蛾的天敌主要有亚非草蛉、白星姬小蜂和捕食性蚂蚁等,要尽可能减少施药的次数;合理使用低*低残留的农药。天敌寄生蜂多在上午羽化活动,所以喷药时间最好选择在下午或傍晚。

药剂防治:

1.药杀成虫,杜绝或减少产卵。据观察,在新梢芽长2-10厘米时,成虫的产卵量最多。一天中成虫在傍晚至凌晨2时最活跃,产卵量占一天产卵总量的70%。因此,当芽长2厘米左右时,即是最佳防治适期。抓住傍晚5-7时,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倍液,加2%阿维菌素倍液,或5%吡虫啉乳油倍液喷雾防治,均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2.药杀初孵幼虫。初孵幼虫的抗药性差。可在新梢萌发不超过3毫米时用药,一般用1.8%阿维菌素倍液或20%克蛾宝倍液,或2.5%水乳功夫倍液、20%灭扫利倍液,连喷2-3次,防治低龄幼虫效果好。防治已潜入叶片内的老龄幼虫,可用10%除虫菊乳油倍液,该药可渗入到叶片表皮内,有较好的药杀作用。

来源:农民日报

图源:网络

往期精选

●56条!关于宅基地、农村集体等,《民法典》都做了哪些规定?

●长见识!番茄特色品种大全,种好了赚大钱!

●地摊经济火了,城市“农产品大卖场”时代即将归来?

●中美关系紧张,苜蓿和大豆该怎么看?

免责声明:本号致力于好文推送,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之用,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