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灌水 » 解密蓝翔的真相与传闻与军方合作校园内放高射炮
TUhjnbcbe - 2020/8/1 10:13:00

解密蓝翔的真相与传闻:与*方合作 校园内放高射炮,


实际上,蓝翔校史上所有的广告都是由学校自己拍摄的,从没找过广告公司。在创业之初,荣兰祥就对学校的广告宣传十分重视。1990到1991年,蓝翔在山东电视台投放了第一条电视广告,延续了电台广告“学技术到蓝翔+学校地址”并滚动播出几遍的气质和模式。那一批在山东台做广告的还有“孔府家酒,叫人想家”等十几家企业,但只有蓝翔坚持把广告投了二十多年,也把那个年代的风格坚持到了现在。目前,每年他花在广告宣传方面的费用就多达两三千万元。“我认为广告语不要经常换,否则大家还得重新认识,”他说。现在,几乎每一个蓝翔的学生在被问到“为什么来这里上学”时都会提到广告。“在山东卫视,广告基本每天都是滚动播出,”汽修专业学生江涛说。他来自四川南充,只有24岁,语气有些老成,“从小就知道蓝翔,十几二十年了。”


电视对江涛的影响是巨大的。18岁时,他考虑过跟几个高中同学一起做买卖,但家里十分反对。高中辍学后,他去珠海一家电子厂打工,但工厂里三点一线的生活对他来说实在太过单调无聊。在他果断离开工厂的那段时间,珠三角刚好正在遭遇“用工荒”和“招工难”。回家后,他在中央7套《致富经》栏目看到,一个山东潍坊的妇女养火鸡致富,感觉“很有前景”,便来到山东考察,可家里人又一次表示反对。江涛留在山东进退两难,这时,他想起了从小看到大的广告:“山东济南找蓝翔”。


江涛留在山东报了名。他的新决定获得了家里人的支持。但他需要为两年半的学习支付三万二千多元学费,这个数字让他和父母都大吃一惊。事实上,蓝翔的高学费的确限制了一些贫困省区的生源。蓝翔并没有统计过具体生源地数据,但据荣兰祥表示,在所有学生里,有70%来自山东省以外的全国各省。江涛最后还是交了学费。他说,“蓝翔应该是人生中最后一次学习了吧。”


即便靠老风格广告招来了学生,但蓝翔的老师们正在面对如何教授新一代农村学生的新问题:90后年轻农民们比他们的前辈想法更多、更自我。“目前这批学生的“耐挫力、吃苦精神都比不上以前几代学生,”副校长曹金栋说。学校认为,对于蓝领群体而言,踏实肯干才是他们最重要的品质。


从官方信息和媒体上看,蓝翔毕业生的未来十分“光明”。据蓝翔官方消息称,建校30年来,蓝翔技校累计培养各类技能人才40余万人。其中最被人津津乐道是2013年8月“济南百余农民凭电焊手艺拿澳洲绿卡”的报道,其中济南孝里镇农民就是从蓝翔毕业的。而3个月前,20个烹饪、工程机械专业毕业生被上海某建筑施工企业聘用,前往乌干达,其年薪据称达到20万元人民币。


但更多的学生毕业后还是从事最平凡的蓝领工作,比如不同档次的酒店、餐厅、影楼或美容美发机构。绝大多数学生的目标就是学门手艺,回家做个自己的小生意。《中国新闻周刊》前往厨师实习车间采访时,一个学生下课后还在练习拉面。他已经38岁,来蓝翔上的是两个月的面点短期班,“准备回家去开个拉面馆,”他说。


“毕业生人数太多,他们的去向很难一一回访,根本无法统计,”荣兰祥说。今年是蓝翔建校30周年,学校在招生简章背面附了一封《致毕业生的一封信》,希望统计蓝翔30年的校友、职业、收入等情况,还为此成立了“山东蓝翔校友联谊会组委会”。上一封相同主题帖子里写:“2014,母校邀你校园重聚”。


而针对蓝翔,也存在很多负面消息。媒体上报道过一些希望退学的案例,如2013年9月,济南《女报》报道,一个当地市民因“患先天性精神疾病、在校期间情绪不稳定”而要求退学退费,结果遭到蓝翔拒绝。蓝翔方面的回复是,希望该学生休学半年、身体恢复后再谈退学一事。


还有一些学生是冲着一个月的“免费试学”来的,但很难试学后离开——以前,如果一名学生退学,他所带走的主要学费损失也要由班主任和系主任承担。近期,学校成立了一项新制度“百人帮邻组”,班主任、系主任与其他教职工成立百人小组,如果有人退学,其余98位教职员工要帮助前两者分摊余下的部分损失。


有友发帖抱怨食堂太贵、只能靠方便面度日;一个以前学习烹饪的毕业生对媒体提出学校有时候提供的实习食材数量不足。有人不满它不仅费用过高——在蓝翔的招生指南上,两年半的汽车维修班32890元的学费里包含了广告费2000元,教师工资7500元——而且项目不清、有的专业报名后还要另外收费;还有人咒骂这里“根本不分配工作”,或只能被介绍到一个月几百元工资的单位上班。


但对这些负面消息,荣兰祥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应,“上99%的负面消息都是我们的竞争对手雇人发的。”


实操实用和实际


7月25日下午4点,厨师实习车间一楼迎来了这天的最后一个实习班级。


一个正在翻炒糖醋里脊的男生擦了把汗。他的脸被烤得发红。一楼车间一共有68个炉灶,它们一排排地延展开去,数量多得有些夸张。男生的身后排着五六个同学,他们手里端着自己切好的里脊肉,紧紧盯住眼前的铁锅。在炒菜前,一个烹饪系的学生要先领取固定重量的食材,按照老师的方法切好、配好料,接着排队来到灶台边,照葫芦画瓢。他领取的食材由蓝翔后勤部门严格按照学校规章制度上每道菜的用量进行集体采购,多一两、少一两都不行。


最后,男生端着炒好的糖醋里脊来到一旁的实习老师处。


“颜色有点浅”,老师翻了翻里脊,“酱油少了。再来就是挂糊有点稀。”他把这两句评语写在男生的小笔记本上。


在蓝翔,烹调专业的学生日复一日地重复上述程序。学两年的人一共要做420道菜,三年制学生做的菜则超过500道,每年每个学生的实习消耗费用是7000余元。学校的目的是,学生一去用人单位就立即能够上手。


一直以来,这所培养未来蓝领阶层的学校在努力让自己的“学生产品”拥有更高的“出厂率”。他们希望,学生能够成为工业生产线上的一颗“螺丝钉”。出于荣兰祥的实用主义和效率至上办学理念,蓝翔的专业设置完全紧跟中国社会、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


1997年,蓝翔的专业数量就已经到达了现今的规模,但当时的西点专业叫做“糕点”,汽修专业还叫作“汽车大修”,比起传统热门专业摩托车维修来说,汽修招生人数一般。


那一年,蓝翔的缝纫教材已经改编到了第五个版本,两本名为《时装精品》和《上海新装》的教材封面是穿着垫肩西装、宽裤腿西裤的女模特,后记则是蓝翔技校简介,其中写道,学校还招收毛衣编织专业的学生。


据副校长曹金栋回忆,即便到了两年后,汽修也就能招到百十号人。而油漆沙发专业早已取消,缝纫专业也渐渐萎缩下去,原因是服装厂的自动化发展。“就业不好的、工资不高的,就把这个专业砍掉。”荣兰祥说。


2000年,荣兰祥开始买地、规划、搞建设,几乎一年修起来一个校区。两年后,蓝翔从部队营房搬到如今的东校区,它前面的街道已经被市*府更名为“蓝翔中路”。就在那年,一直只做短期培训的蓝翔成立了“山东*河技工学校”,开始进行一年以上的学制教育。但当时来报名的也就两三百人。


仅仅过了四五年,选择就读长期班、拿等级证书的人数就大幅度提升。一个重要的原因是,1999年后高考逐年扩招,到了2005年,中国高等教育在校人数已经达到2300万人,位居世界第一。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和大学热门专业扎堆,使得就业难问题一年比一年突出。而蓝翔则对自己毕业生的高就业率大加宣传,用人单位甚至需要提前为蓝翔学生预付订金。正是2005到2008年,蓝翔迎来了学生报名的新高潮。


这一年,来自青海西宁农村的20岁年轻人鲁新来到蓝翔,报名入学。他有些与众不同——他当时还是江苏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在校生。


两年前,鲁新考入那所专科院校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大二这年,学校推荐他和几个同学去徐工集团实习。“安排的事情基本上都操作不了,”他回忆,“因为学校重视理论课,实操机会少。”


不久,鲁新因不合格被徐工集团淘汰。他跟家里一商量,就来蓝翔报了名。他一直在济南学习数控专业——徐州那边的学校不怎么管,只要考试及格就可以。相比于徐州那所学校每年的3000元的学费,蓝翔贵多了。


最终,从蓝翔毕业后,鲁新留校成为数控专业的理论老师。


2004年左右设立的数控专业是荣兰祥最看好的专业之一。他当时的判断是,劳动密集型“中国制造”产业已经占领了世界市场,而技术要求更高的专业还有发展空间。这年9月,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王瑞祥在媒体上公开表示,虽然目前由国资委监管的186家央企业职工超过1千万人,但高技能人才严重缺乏。


当时,中国的数控技术正在起步阶段。“蓝翔刚办这个专业时,我们厂里的小型数控机器还不太普遍,”济南市第二机床厂原技术副厂长李连生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今年68岁,8年前退休后来到蓝翔数控实习车间担任主任。“现在的工厂全都数控化了,办这个专业适合国家的发展形势。”他说。


7月25日,20岁的张泽奇站在数控车间一台机器旁,用电脑编程做出一个精巧的机械压力机零件。


检测合格后,他的工件将被贴上件号和蓝翔技校的标志号,卖到济南市第二机床厂,学生能拿到售价的40%。张泽奇每个月能有五六百块的收入,相当于解决了生活费。


而目前,汽修和烹饪仍然是蓝翔最热门的两个专业。十年前,这两个专业开始异*突起,2006年,中国餐饮消费全年零售额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比起改革开放初期增长了188倍;而中国汽车销量超过72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25%,第一次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汽车消费国。由此,蓝翔烹饪专业和汽修专业的招生规模迅速扩大。谁才是蓝翔第一大系?现在,两个专业的学生私底下偶尔会争一争。


本刊:万佳欢

1
查看完整版本: 解密蓝翔的真相与传闻与军方合作校园内放高射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