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广东人的养生秘笈,离不开这锅陈皮煲汤
TUhjnbcbe - 2024/8/26 16:50:00
中科白癜风公益惠民活动 http://nb.ifeng.com/a/20180605/6631976_0.shtml

对于站在食物链顶端的广东人来说,汤是离不开的命根子。而本草则是广东人煲汤离不开的配方,陈皮、玉竹、龙眼肉、枸杞、石斛、花旗参……等等,皆可成为汤中的一味材料。

谙熟本草的广东人最懂得通过膳食养生。其中,作为岭南道地药食同源食材、广东三宝之首的“陈皮”,是广东人煲汤最常用到的食材之一。

陈皮不仅能入药,还能煲汤、入茶、做菜等,可以称得上是养生的“百搭小能手”,有着“一两陈皮一两金”的美誉。

在广东,虽然感觉不到凉意,但是进补这件事是不会停的,当然汤水这东东的具体作用与用途还是要因人而异的,不要随便乱喝一些自己身体接受不了的汤水。

陈皮老鸭汤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地方传统名菜,属于粤菜系。陈皮是广东的三件宝之一,入药入菜均可,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润肺止咳、开胃顺气、生津止渴等作用。用陈皮搭配滋阴补血的老鸭煲汤,取陈皮之弱温性,更增滋补之效。

陈皮以广陈皮(新会陈皮)为上品,药用价值最高。《本草纲目》记载:“今天下以广中(即今新会)采者为胜。”清康熙《本草蓬源》亦有“桔皮苦辛温无毒,产粤东,新会,陈久者良”之述。所以,选陈皮当选正宗新会茶枝柑所制陈皮为佳。

“新会陈皮”是“陈皮”中的最负盛名的佳品,是用地道正宗的新会柑果皮制成。查阅历史文献可知,我国利用柑橘的外皮作为中药,约有年的悠久历史,只不过在旧文献资料中,往往不是以“陈皮”的字眼出现。“陈皮”的名称是到元代以后才变得常见。

到元代的药书,已多作“陈皮”了,如王好古《汤液本草》、沙图穆苏《瑞竹堂经验方》、危亦林《世医得效方》等均可找到。伪托唐代孙思邈撰的《银海精微》中有8个药方,全部写作“陈皮”,而不作“橘皮”,人们推测此书成于元代乃至明代中期。元代饮膳太医忽思慧所撰《饮膳正要》中,就有使用陈皮的28条记载。

在清代的各类名著中,“陈皮”已很常见,如历史研究类的屈大均《广东新语》、生活笔记类的袁枚《随园食单》、文学艺术类的曹雪芹《红楼梦》等,医学书籍就更不用说了。

“陈皮”一般专门表示柑皮。按《中国百科全书》介绍,新会大红柑又名茶枝柑,属橘类。可见新会柑不同于柑、蜜柑、红柑,也不同于甜橙与柑天然杂交出的蕉柑。

而将新会陈皮用来煲汤,汤属于滋腻之品,加入陈皮可以袪腻增香,同时新会陈皮有理气健脾、祛湿化痰的作用,放入汤中作原料,这样煲出来的汤鲜美可口,不仅有助于增加胃口,还能防止和消除饭后引起的腹胀感。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东人的养生秘笈,离不开这锅陈皮煲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