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施雯
“今年台州地区的柑橘裂果和日灼都挺严重的。”
“这几天,我到临海涌泉镇和沿江镇的几个合作社,看到有些裂果严重的,地上全是开了口的橘子。”
昨天(9月7日),小时新闻记者和浙江省农艺师学院学员董灵江联系,他说起了这两天自己的所见所闻。
号称“吃橘带皮”的涌泉蜜桔,个小皮薄多汁水嫩,是我省知名地方特产。
每年的农博会,小时新闻记者和家人总会扛上一两箱涌泉蜜桔回家,这橘子炙手可热的程度,和人手一箱的阿克苏苹果是不相上下的。
在涌泉,蜜桔一般长在几十米到米左右的山地上,这一带刚好是山地水汽沉降地方,由于前期干旱,后遭遇台风“黑格比”袭击,之后又持续高温干旱,柑橘出现了比较普遍的裂果情况。
今年是涌泉蜜桔的丰产年,按照规律来讲,今年的产量会是上一年的一倍。
不过,如果到处都有橘子裂果的情况,那产量和品质可能都会受到影响。
问题有多严重?小时新闻记者联系了涌泉镇的三家橘农了解情况。
1】满地都是“开口笑”,有橘园裂果率超50%
李敏慧家的橘子树不多,一片山头上的多棵橘树,都是20多年前,自己刚出生时,爸爸亲手种的。
整个8月,家里山上的橘子陆续开裂,李家是小农小户,不像大的合作社或者承包大户那样有上喷滴灌设施,上山是完全没有灌溉水源的。
山脚下不远处有条消息,是李家唯一可以利用橘园灌溉用水。
看到果子开裂了,李家爸爸就一旦一旦地挑水上山浇灌,虽然辛苦,但也是杯水车薪,起不了太大作用。
李家估计,自家橘山目前有1/3的橘子开裂烂在树上。
李敏慧说:“周围山头的亲戚家,有的裂果比我们严重,也有的比我们情况好一些。”
橘农冯济华家有亩橘园,分布在-米海拔不等的山坡地上,裂果的情况是从8月上旬开始的。
他说,“其实,裂掉的果子都是最好吃的。因为山上没有水利设施,果园的浇灌基本靠天,目前裂果的情况超过50%。”
根据等级不同,临海蜜桔价格从20多元一斤到1元多一斤不等,平均价是4元一斤,丰产年,每亩地的产量大约是3斤。
冯济华算了算,如果没有这么严重的裂果,自己今年卖橘子的收入大约是多万元,现在可能剩下万元不到。
柑橘大户褚孔贵承包了多亩橘山,海拔在米左右,山上基本完成了喷滴灌设施的安装,水源是从山下的河道里引入的。
干旱的日子,褚孔贵每天早上5点就上山,接上水管人工浇灌,就是这样坚持下来,目前整个果园还是有大约40%的裂果率。
大户感叹,农业种植基本还是靠天吃饭,农业设备和水利设施不够完善,抗旱能力严重不足,制约了生产效率,造成了经济效益的不稳定。
2】有橘农手工剪掉裂果,专家说这事千万别干
其实,涌泉蜜桔的裂果情况,几乎年年都有发生,只是今年特别严重一些。
种橘子20多年,关于这波裂果,褚孔贵是这样分析的,“夏天连续干旱高温,如不及时补水,会造成树体因缺水干涸萎缩,影响来年开花结果,严重的会还死亡;同时,高温干旱后遇台风大雨就会出现大面积的裂果,直接影响当年的收入,橘农损失很大。”
关于裂果概率,浙江省柑橘研究所的柑橘专家柯甫志是这样说的,“正常年份,涌泉蜜桔裂果率在10%左右,以往严重的年份,有达到过30%,今年据我们目前了解到的情况,产区的平均裂果率可能有40%。”
除了裂果,持续高温干旱又给浙江柑橘带来了另一场灾难。
柯甫志翻出手机里的相册,对小时新闻记者说,“这是前两天,我在一个橘园拍的照片,你看才9月份,树上的橘子已经黄了,它不是成熟了,而是高温产生的日灼病,现在这个情况也是比较普遍的。”
在采访橘农的过程中,小时新闻记者也频繁听到农户这样的说法:这几天温度还是很高,而且干燥,如果裂开的果子继续挂在枝头,还会吸收水分和养分,对橘树和剩下果实的生长都不利,所以我们把裂果的橘子都减掉了。
“农户看到裂果千万不要人工去剪掉,这样反而会造成更大面积的裂果!”
关于柑橘裂果能不能剪掉的问题,柯甫志是这样解释的,剪掉裂果,会让更多的水分回流到正常的果实里,高温干旱还在持续的情况下,就会造成更多果实开裂。
裂果不能剪,要让它们自然掉落,而日灼产生的黄果,确实应该及时修剪掉,以减少养分的消耗。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