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预防中风,在饮食上有什么可做的呢
TUhjnbcbe - 2025/2/10 17:00:00

时不时听到说谁谁谁中风(脑卒中)了,而且三十多岁的也不少见。和朋友聊起来,老是感叹生活不易,压力巨大,意外总是不经意发生。

但中风(脑卒中)在我们营养师看来,其实真的不是意外,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吃错了食物。

(什么是脑卒中?相信大家可以找到很多专业信息,这里就不多说了。)

为什么这么说吃错食物容易导致中风?

简单来说,脑中风就像是历史上多次泛滥的黄河。

到人身上其实一样的,血栓堵塞(泥沙堆积,脑组织缺血缺氧(河道下流的田地缺乏水源灌溉),脑血管破裂出血(溃堤、河水改道)。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不是要避免容易造成河水泛滥的风险因素。比如疏通河道(减少血栓发生),加固堤坝(减少慢性炎症,保护血管)。

这就需要知道,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脑卒中的发生?

其实《中国脑卒中一级预防指导规范》已经给出了答案:

1、年龄、性别、种族、遗传因素等(从我们出生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了,没法改变)

2、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房颤动、无症状性颈动脉粥样硬化等慢性疾病(还好,努努力,还能控制好)

3、不当良生活方式,比如高盐、高脂、抽烟、饮酒等(还等什么,别糟践自己的身体了,赶紧行动起来)

从这些风险上来看,多数和饮食密切相关。合理饮食,控制容易造成高血压、肥胖、高血脂、糖尿病的饮食因素,这就可以对对卒中的预防有积极作用。

比如吃太咸、太油、太甜,或是挑食偏食,或是做饭不方便,经常吃外卖,导致膳食中钠过高,脂肪超标,蔬菜水果,坚果,粗粮,豆制品、鱼类等抗炎食品反而偏少。

饮食上有什么可做的呢?

1、减少钠的摄入,增加钾的摄入,有利于降低血压。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出,在控制了其他危险因素后,收缩压每升高l0mmHg,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增加49%,舒张压每升高5mmHg,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增加46%。

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显示,我们平均每天的用盐量是9.3g/d,仍旧>5g/d。

如果可以控制在5g/d的限量以下,就能使收缩压下降2-8mmHg。

做菜的时候少放盐,注意隐形盐,也可以有助于血压降低。

用如果钾盐替代我们常吃的钠盐,不仅可以降低血压,还可以降低其脑血管病死亡率。

2、多摄入蔬菜、水果(富钾食物),可能有助于降低卒中风险。

蔬菜不仅是富钾食物,还是低能量,富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在体重控制,高血脂、糖尿病的预防方面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有研究显示:水果蔬菜的摄入量和卒中风险呈负相关。

每日摄入3-5份水果蔬菜的群体比每日摄入小于3份群体,缺血性卒中的发病风险明显降低,每日5份以上的群体卒中发病风险降低更为显著。

3、预防卒中,还有一个不能忽略的指标——同型半胱氨酸(Hcy)

Hcy水平升高还是我国人群除年龄、血压水平外脑卒中发生的独立相关因素。

同型半胱氨酸Hcy为什么会升高呢?

主要是因为,叶酸等B族维生素吃过少,再加上有些人的MTHFRCT基因型是CT或TT型,导致了同型半胱氨酸不能很好的“无害化处理”。

长期的Hcy偏高(≥10μmol/L)就会损害内皮细胞、氧化应激反应、改变脂质代谢及促进血栓形成等,和高血压、血脂异常、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当Hcy每升高5umol/L,卒中风险增加59%,缺血性心脏病风险升高约32%;而Hcy每降低3umol/L可使卒中风险下降约24%;缺血性心脏病风险下降约16%。

如果可以常吃富含叶酸的食物包括肝、绿叶蔬菜、豆类、柑橘类水果、谷类等,就可以有助于同型半胱氨酸Hcy的降低,降低卒中风险。

4、多摄入富含坚果类食物的地中海饮食,可能有利于降低卒中风险。

有人可能会说,坚果不是富含油脂吗,为什么会适合呢?

其实是因为坚果中含有丰富的多不饱和酸,较多的矿物质、维生素E等脂溶性营养素,以及抗氧化多酚物质,具有抗炎功效,对于血管炎性反应有改善。

并且,在心血管病高危人群中进行的一项RCT研究显示:

与对照组相比,无能量限制的辅以坚果类食物的地中海饮食组卒中发病风险更低。

同时坚果来自于植物,不含有胆固醇,不易增加血脂代谢风险。而对于缺血性卒中来说,少吃富含胆固醇的食物是一级预防的重要措施之一。

每天1把坚果,既可以丰富膳食结果,还对脑卒中具有一定预防作用。

文献来源

[1]《H型高血压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2]《中国脑卒中一级预防指导规范》

[3]《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

1
查看完整版本: 预防中风,在饮食上有什么可做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