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做好柑橘黄龙病防控和冬季清园工作
当前我市柑橘类果树已陆续进入采摘阶段,做好柑橘黄龙病的防控工作一直是柑橘病虫害防治的关键。冬季正是果树病虫害潜伏越冬的时期,位置相对固定,易于防治,而柑橘树也进入缓慢生长期,对农药的耐受能力更强,不易出现药害。采摘结束后的冬季全面清园可以有效集中消灭在树体、残枝、病虫果及杂草等越冬存活的害虫和病菌,降低果园内的病虫害基数,因此各地要高度重视,务必抓好柑橘黄龙病防控工作和果树清园管理工作,为取得丰产、优质的果品奠定基础,确保我市柑橘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柑橘黄龙病识别:
1、叶片斑驳。发病树上的叶片呈黄、绿相间的不均匀斑块,且主侧脉肿大。
2、树冠黄梢。初发病时,树冠上出现1条或数条枝梢黄化,形成显眼的黄梢,黄梢不转绿,秋、冬季尤其明显。
3、果实畸形。病果囊瓣不均匀,果小,果顶部常歪偏,成熟时病果蒂部呈红色,顶部绿色,俗称“红鼻果”。
4、树冠稀疏。病树抽发的新梢短小纤细,常呈缺素症,只是叶片黄化不均匀有别于缺素症,且叶片早落,枝条易干枯,花多而小、畸形,早开花,易脱落,初期病树根部正常,后期病树根系腐烂。
防治建议:
1、采果后,结合冬季清园修剪。冬剪时,对过高过密的树冠进行压顶、开窗和回缩交叉重叠枝;而后对中晚熟品种剪除果把枝、徒长枝、骑马枝;再次是剪除病虫枝、弱枝、衰退枝、干枯枝;对病虫害的越冬场所如病虫叶、翘皮处等进行清洁,不留祸患,以此减少柑橘疮痂病、炭疽病等病虫源基数。
2、
改善土壤。结合全园中耕松土,撒施辛硫磷、毒死蜱等颗粒剂,加速土壤养分的转化,促进果树根系生长,同时可部分杀死并有效降低柑橘花蕾蛆、柑橘小实蝇等在土壤越冬的害虫基数。
3、
做好水肥管理,提高抗寒及耐病虫能力。以有机肥为主,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以深施基肥为主,迟效肥、速效肥和微量元素肥料相结合。采用营养诊断,按配方施肥,合理使用无机肥,所使用的肥料种类不能对果园环境和果实品质产生不良影响。
4、
建议统防统治,提高防治效果。选用病虫相对应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在天气回温后进行区域的联防联控,统一防治,提高防治效果。
5、
全面开展黄龙病疫情防控。发现病树应立即挖除或锯除病株,然后给树桩涂抹草甘膦让其自然死亡,做到发现1株清除1株,以控制黄龙病蔓延。清除黄龙病株前,先全面喷药防治木虱,药剂可选用吡虫啉、扑虱灵等。对柑橘园、苗圃及其周边的黄皮、九里香、金桔、佛手、香橼等芸香科植物进行全面的黄龙病排查及杀灭木虱工作,废弃果园是木虱的病窝,应全面治理,不留死角。
注意事项:
1.尽量避免在开花期喷药防治病虫害,以免造成落花,影响结果。
2.科学使用化学农药,应注意合理轮换使用,切勿滥用农药。
3.请把使用后的废弃农药瓶(袋)进行清洗三次后回收处理,勿乱丢弃。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