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成立周年
在我们的身边
有不少优秀青年
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
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贡献青春力量
续写青春荣光
年他在无锡、苏州上班;年他毅然辞职返乡创业,加入到梓潼柑橘产业发展大军中。
从0技术,到现在的千亩种养循环柑橘园,他通过巧做“加减法”,让柑橘种植“由苦变甜”,成为当地柑橘产业的发展领路人。他就是梓潼县演武镇小亭村党总支书记马波。
在梓潼县演武镇小亭村榆柳树梁的山坡上,马波正在柑橘园里和工人们一起疏果。
别看他现在俨然一个柑橘专家,可在创业之初,马波算是真正的“小白”,没有任何柑橘种植经验的、不懂技术,吃了不少苦头。
“一开始选择的果树品种不适合当地,选择种植的位置也不行,造成了大量果树死亡;同时承包的土地因为长期使用化肥造成了土壤板结,种出来的果子个头小、口感差、品质不好,也卖不到钱。”马波说。
马波遇到的种植技术难题也是梓潼广大种植户都面临的,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马波一边前往先进地区进行学习,邀请农技专家进行指导,一边自学相关技术,并归纳总结,形成了适合推广的循环农业模式。
“将代养厂产出来的猪粪发酵过后,作为种子柑橘的有机肥,同时橘林下的草也可以用来养猪。”马波介绍说。
解决了技术问题,并不代表马波的柑橘种植之路就一帆风顺了。柑橘种植要5年才能见效,投入大、收益慢,是一场“持久战”。
为了缓解资金压力,马波不断摸索总结经验,最终总结出了减人工、减肥料、减农药,增收入、增品质的三减两增模式。
节水灌溉系统减人工
马波介绍:“一开始我这个果园一次灌树需要20个人,七天才能把整片果园灌完,相当于投了个人工,个人工工资差不多要1万块钱。后来我们采用了节水灌溉系统,只需要两个人工两天,就能把这片果园全部灌完,一年下来节约了八九万块钱。”
生物防治减农药
马波介绍:“通过林下养鸭,不但可以除草,鸭子还可以吃掉地里的蜗牛;另外安装生物防虫灯来降低农药使用的成本。”
自制有机肥减肥料
马波算了一笔账:“使用化肥一亩地大概一年要0块钱左右,而使用养猪厂的有机肥,一亩地大概就六七百块钱左右。”
马波做的这些“减法”,不但节了流,还得到了“加和”的效果。
林下养殖增收入
通过建设生猪代养厂和林下养鸭等周期较短的养殖业,每年能有几十万元的收入。
有机替代增品质
柑橘园使用代养厂的有机肥后,柑橘的个头和口感明显提升,马波果园的果子,比普通种植的果子每斤价格高出一块钱左右。
在自我发展壮大的同时,为了让种植户不走冤枉路,马波还牵头成立梓潼县柑橘产业协会,把自己探索出的经验形成文字材料,让种植户参考。
马波“三减两增”的种植模式,不仅让果子甜了,也让马波和果农尝到了甜头。
今年,他种植的80多万斤耙耙柑被抢购一空,加之下半年成熟的柑橘,预计全年可实现收入余万元。种植户年收入预计增加余万元。
“接下来,我会在这个种养循环产业中再延伸发展,让每个种植户都能挣到钱,做好农村致富带头人,让青春在山坡林地里发光发热。”马波表示。
绵阳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
记者:蒋成林
责编:牟廷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