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亿!
今天,据国家邮政局中国快递
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
一件从眉山市多悦镇正山口村
寄出的爱媛橙快递包裹
成为年全国第亿件快件
近年来
以“眉山春橘”为代表的眉山晚熟柑橘声名鹊起
年,因产业优势突出
眉山被认定为晚熟柑橘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年更是跻身
全国唯一晚熟柑橘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目前
眉山已有5个区县将柑橘作为主导产业
咱们彭山便是其中之一
柑橘
早已成为彭山人脱贫致富的金果果
彭山独腿“农场主”李利红
便是因为柑橘而改变了人生轨迹
今天,我把她的故事讲给你听
PENGSHAN
不畏挫折
调整心态让人生“站起来”
沉银宝地长寿之乡
李利红,彭山区笑语倚竹家庭农场负责人,8岁时,因一场车祸导致右腿被高位截肢。年,父亲的去世和年仅10岁的弟弟让19岁的她肩负起家庭的重任。
为了生计,她辗转全国各地打零工,年底,她决定回乡创业,了解到彭山区被列为全国农村深化改革示范区,这让她看到了机遇和希望。
和很多创业成功人士一样,李利红也是个能“折腾”的人,她用自己的努力不断地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从她的经历中,也能感受到这份坚韧不屈、顽强拼搏。
回到家乡,她首先选择的是投身绿色、有机农业,种植起了雷竹和芦笋,虽然种植这两种食材市场行情也不错,但从长远来看,发展壮大的希望不大。
年,她当机立断,推翻重来,将雷竹全部改成了晚熟柑橘,年又将芦笋全部改种成晚熟柑橘。
涉足农业,经营农场,种植果树,对李利红而言,她确实是十足的“门外汉”。但为了突破种植技术难关,她边学边干,除了自己购买桔橙种植和家庭农场经营管理方面的书籍自学外,她还虚心向老果农和专家请教。
从农场土地平整、修路、开沟、挑选果树苗、打窝栽树、施用有机肥,再到修枝、嫁接、治虫、疏果、套袋留树保鲜等都亲自上阵。经过6年“跨界”历练,李利红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柑橘种植能人。
如今,李利红的家庭农场已逐步走上正轨,浇水、施肥等自动化设施一应俱全。她还学习采用了草生栽培、林下养鸡等循环发展路子。农场里的芦笋和春见、爱媛、沃柑等柑橘更是长势喜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苍天不负赶路人”李利红的努力没有白费。她不畏挫折,一步步通过自身努力,逐渐“站起来”,用“独腿”撑起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
PENGSHAN
创新思维
现代农业让梦想“立起来”
沉银宝地长寿之乡
“我不能改变现实,只能改变我自己。”4月16日,在四川省第五届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上,笑语倚竹家庭农场独腿农场主李利红一句话,引来现场阵阵掌声。
李利红认为,农业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但她希望能够深耕农业,摸索出一条现代农业种植之路。
与传统种植相比,李利红坚持用绿色生态的种植理念,借助高科技手段和新经营模式,种出健康环保绿色的晚熟柑橘,保证“舌尖上的安全”。
在种植方式上,李利红采用当下最前沿的种植技术,借力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让种植变得简单,而她种植的柑橘全部施用有机肥,确保柑橘品质。
在李利红看来,只有吃得健康,身体才会健康。她想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改变传统粗放的种植模式,让消费者吃到绿色、安全、放心的晚熟柑橘。
PENGSHAN
创业成功了
致富也不忘乡亲
沉银宝地长寿之乡
李利红说过,创业成功后,回报社会是她能想到的最美好的事。
她认为,政府和社会在她人生中最关键的时候对她提供了帮助,她是受惠者,也深受鼓励,如今小有成就,就应该回报社会,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
所以,每年套袋、采摘等农忙时节,李利红会组织当地村民到她的家庭农场务工,按月发放工资,让当地村民多一份收入。
今年60多岁的庄大爷已经在李利红的家庭农场工作5年多了。除了春节等重要节假日,庄大爷和老伴都在李利红的家庭农场务工,帮助她看管农场,一年有好几万元的收入。
凭借踏实乐观、乐于助人的性格,李利红被选为彭山区肢体残疾人协会主席。
担任协会主席以来,她帮助和带动了余名残疾人就业、创业,引领协会多人发展林下养鸡、参加手工等各类技术培训,让大家过上了更美好的生活。
对于未来,李利红并没有太多打算,她只想踏实做好农业这篇文章,利用自身的发展,帮助更多的百姓增收致富,继续用乐观的性格、勤劳的双手,书写灿烂的人生故事。
虽然生活有时残酷
但只要你肯向前
向着目标努力驾驶好人生这条船
就能乘自己的风,破想破的浪
李利红从未停下前进的脚步
彭山柑橘这颗“致富果”的故事
也还在继续……
end
责编:徐燃编辑:涂沥丹
审核:帅佳翁光建
图片来源:彭山摄影家协会、四川日报、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