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们就柑橘的需肥、病虫害以及整形修枝做过了几期简单的介绍,今天想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关于柑橘的缺素症状,希望在日常的生产中帮助果农准确识别缺素类型,做到精准补充。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缺素现象呢?其实柑橘树体虽然较一般的果树来说并不算大,但是它的结果量却是巨大的,像温州密柑这种就属于结果较多的。根据养分守恒的原则,产出这么多的果实肯定同时会带走那么多的养分,但是我们每一年在肥料施用时期,虽然补充了很多的养分,但是却不一定足够树体的恢复以及下一次的结果。所以就像人一样,当树体养分不足的时候,也会表现出像人瘦小的那些一系列的症状。那么到底是缺什么引起的呢?
1、缺氮
因为氮是植物生长必需的三要素之一,需求量很大,所以也导致了它较容易造成缺素。氮在柑橘的生长中不仅可以促进营养生长,提高光合作用,促进叶片生长,同时还能够促进生殖生长,对于花芽分化、提高座果率都有利。
(1)症状:柑橘树体缺氮时会造成叶片黄化,一般从叶脉开始黄化,逐渐向其他部位转移,最后导致整个叶片全部均匀的黄化,最终导致叶子脱落。甚至会出现枯梢,造成树势衰退。同时还会造成新叶变小且薄,呈现淡黄色。同时对于花芽分化也会产生影响,会造成落花落果的现象,降低产量。对于果实的品质而言,也会产生影响,造成果实偏小,果皮粗糙,出现早熟的迹象。同时对于树体而言,会影响树体发育,出现矮小、枯梢的现象。
(2)防治措施:①根据柑橘树的生育期及时补充养分,发现缺素症状时,及时施用氮肥,同时主要不要盲目施用,判断好生长时期,再选择速效氮肥还是缓效氮肥。②施用氮肥的基础上,加施有机肥,可以帮助改善土壤结构以及培肥土壤。③可以采用叶面喷肥进行根外追肥,这样可以更快的补充氮肥。④做好浇水以及排水工作,防止干旱以及内涝,影响树体对于养分的吸收。
2、缺磷
磷影响植物发芽以及花芽分化,同时影响座果率以及果实的产量和品质。
(1)症状:老叶会变成暗绿色或者古铜色,没有光泽感,叶子的边缘会出现枯焦状,容易脱落。同时新叶会出现小、窄、疏的特点,降低开花座果率,使得果皮粗糙且厚,果实甜度降低,酸度增加,口感变差。
(2)防治措施:①合理施用磷肥,春季时注意配施有机肥作为基肥。②根据树龄以及果园情况,适当施用,过多和过少均不可,同时也会影响其他元素的吸收。③可以施用叶面肥进行补充。④注意水分的补充以及防止内涝。
3、缺钾
钾素对于产量、品质以及抗病能力都有影响。钾能够改善果肉口感以及维生素C含量。
(1)症状:出现黄化,主要出现在下半部的老叶上,一般由叶尖部位开始出现褪绿现象,逐渐黄化,随着缺素的加深,叶片逐渐蜷缩,叶子边缘出现枯死现象。果实较小,果皮光滑,但是容易出现落果和裂果现象。同时导致植株抗逆性较低,抵抗干旱以及病害的能力下降。
(2)防治措施:①根据树龄、果园情况合理施用钾肥,选择草木灰或硫酸钾等。②干旱时,应当将钾肥融水后灌根。③除了施用钾肥外,还要配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加植株的抗病能力。④发现缺钾时,可以采用硝酸钾溶液进行叶面施肥。
4、缺镁
(1)症状:一般发生在老叶上,对于光合作用产生影响,所以会在老叶上出现黄色斑点并且逐渐扩大,黄斑呈现倒V字形,叶尖和叶基剩余一些绿色。
(2)防治措施:①发病初期,喷施叶面镁肥,可以使用2%~3%硫酸镁或者0.5%硫酸镁与0.2%尿素混合液。②及时补充镁肥,结合有机肥以及其他肥料配合施用。③注意含钙较高的土壤,应增加镁肥施用量。
5、缺硼
硼对坐果率改善果实品质以及土壤的硝化作用都有明显作用,也有助于光合作用。
(1)症状:从叶脉开始黄化,逐渐全叶失去光泽变成淡黄色。降低光合作用,导致叶片脱落,树梢枯死。容易产生落花落果,果实上出现黑色病斑、果实畸形且小。
(2)防治措施:①采用有机肥进行土壤改良。②叶面喷施硼肥,可以使用0.2%硼砂混合液。③干旱时注意及时浇水,雨季注意排水。
由于篇幅原因,今天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了上面五种缺素的症状以及防治措施,大致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防治:一是合理施肥,二是叶面喷肥,三是水分管理。相信大家从以上三个方面及时纠正,就能减少经济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