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字,阅读时间约为3分钟
柑橘中丰富的糖类、有机酸、三萜烯化合物赋予柑橘多样的滋味,酯、醛、酮、萜烯等物质赋予柑橘独特的风味。
柑橘因口感好、味道酸甜而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随着市场上对柑橘需求的增加,许多农民开始重视并投入到柑橘种植中去。
因此,本文通过对柑橘的栽培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总结,选择优质苗木,并对田间进行管理,以期提高柑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
一、选择高品质苗木
在柑橘栽培管理过程中,应加强对技术要点的掌握,首先做好源头上的质量管控工作,高品质的柑橘苗木会直接影响后续的柑橘种植质量、产量和生产效益,从选择高品质的苗木着手,为后续的柑橘栽培做好基础准备。
通常种植柑橘是以每年的9-10月或2-3月为最佳时期,栽培时间受到限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无病毒容器苗发挥了有效作用,可以使栽培时间限制问题得到有效改善。
二、湿度管理
在柑橘的栽培管理工作中,应做好对湿度的有效管控。柑橘具有喜光的特征,同时也能够生长在阴凉地带,但对于外界的温度和湿度要求较高,耐严寒能力不足,在外界温度处于15~30℃时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
当逐渐进入开花结果期之后,柑橘对于温度和湿度具有更高的要求,因此根据对当地气候环境、温度、湿度条件的分析,栽培管理人员应加强对柑橘生长湿度、温度条件的高度重视,保证柑橘的生长发育需求能够得到满足。
应对当地的柑橘栽植生态环境进行合理调控,同时避免柑橘在生长过程中对周围其他植物的生长形成干扰,选择合适的种植规划园地,远离居民区、矿区,为柑橘的栽培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土壤管理
土壤因素是决定柑橘栽培管理质量的要素之一。柑橘在实际的种植和生长过程中,在温度、湿度合理的基础之上,对土壤的盐分含量、肥沃程度、酸碱度等各个方面也有着严格的要求。
柑橘的栽培管理人员应加强对柑橘所需土壤条件的了解,选择pH为5.5~6.5的土壤环境进行柑橘的种植活动,并且保证土壤层具有一定的厚度,其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
在种植柑橘的过程中,对种植地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应选择合适的种植园地,保证土壤柑橘的符合种植需求,做好种植地的处理工作,营造良好的柑橘生长环境。
通常情况下,在种植的两个月前就要进行土壤的翻耕工作,翻土过程中将树根、碎石、杂草清理干净,保证土壤在经过充分暴晒之后,施入充足的基肥。
根据对土壤肥力的分析,将一定量的基肥施入后,添加适量磷酸钙,经过充分搅拌,做好回填压实工作,压实之后的种植地土壤要高出地面10~15cm。
四、保果
严格控制赤霉素、防落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避免引起果实发育不良。谢花2/3、5月下旬、6月中旬,采用0.4%磷酸二氢钾溶液或50%沼液。
与30~50毫克/千克赤霉素、15~20毫克/千克防落素、毫克/千克广增素、0.1%硼砂溶液其中之一混合喷施树冠,提高坐果率。赤霉素最好仅在5月下旬喷施1次。
此时春梢已老熟,夏梢尚未抽发,可避免因喷施导致新梢旺长而加剧落果。提倡使用含氨基酸水溶肥、含腐植酸水溶肥、沼液、磷酸二氢钾溶液、硝酸稀土、通丰植物营养液等叶面营养剂保果。
喷布时间以晴天下午4时后或阴天为佳,喷液量以喷湿树冠枝、叶、花、果而不滴水为度。
此外,花前对强旺春梢留4~5片叶摘心,谢花后实施大枝环割,6月及时摘除全部夏梢,均有利于保果。
开花前后遇干热风天气,应于上午10时前或下午3时后及时采取树上泼水或喷灌、树冠喷施稀薄肥水等应急措施降温增湿,缓和梢果争肥争水矛盾;谢花期遇阴雨天气,要注意摇花,促使花瓣脱落,以避免或减轻异常天气引起的落果。
五、防冻保温
防冻保温是柑橘栽培管理工作中的重点环节,因为柑橘有着抗寒能力差的特点,尤其是在冬季来临之前,更需要栽培管理人员做好准备工作,营造良好的柑橘生长环境,增强柑橘果树的抗寒能力。
为了避免冬季温度过低而出现果树根系和树干的冻害问题,应在土壤结冻之前灌溉一次,进入冬季之后,将石灰浆涂刷在树冠上,做好驱虫保暖工作。
为了增强防寒保温的有效性,还可以将农用地膜覆盖在树根底部,增强柑橘树的防冻能力,提高保温效果,保证良好的柑橘栽培质量和产量。
六、采收
要在品质表现最佳时采收,采收时摘黄留青,以确保每个果实充分成熟。用圆头果剪采果,要求一果两剪、果蒂平齐、轻采轻放。
降小雨后要隔2~3天开采,如遇大雨最好连晴3~4天后再采。刮风、降雨或果面露水未干时均不宜采收。
柑橘作为受大众欢迎的重要水果种类之一,要保证其质量及高产、稳产,就必须从栽培技术入手,做好栽培前准备。
选择适合的健壮苗木,然后把握好湿度、土壤管理等环节,并做好防冻保温措施,从而培育出优质柑橘,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为农民增产增收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