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流行水果刺客的说法,意思是看着不贵的水果在买单时才发现非常贵,钱包就被“刺”伤了。新会陈皮的原料——茶枝柑也有这种现象,不懂的人以为3块钱可以买到的一斤“橘子”,其实报价可达30元一斤。
不过今天我们先说点别的,近年来大火的一种葡萄——阳光玫瑰葡萄也是一位”水果刺客“——曾被坊间誉为“葡萄中的爱马仕”。
但最近两三年,却能发现,早年进口两百多元一斤、引进中国后也要六七十块钱一斤的阳光玫瑰葡萄,现在几块钱大甩卖。
▲图源:橘世无双R
一、阳光玫瑰被疯狂扩种
阳光玫瑰葡萄(ShineMuscat),也叫晴王、香印、夏音玛斯卡特等。由年日本国立果树科学研究所杂交培育,在年正式发布,并于年正式(日本国内)注册。
由于种植简单,味道好,且一开始时日本未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海外品种注册保护,导致阳光玫瑰以民间交流的形式被引进至中韩两国大规模种植,产量反超原产国。
产业报告显示,年全国阳光玫瑰种植面积约31.21万亩,与年的10万亩对比,近5年间增长了21多万亩,增长了两倍多。而业内人士表示实际种植面积已经突破80万亩。
有不少农户靠种植阳光玫瑰脱贫致富,网络流传最早种植的一批新农人“五亩阳光玫瑰换一辆大奔”,可见该品种的效益确实很高。
▲图源:吉林日报
二、地标与非地标,晴王与阳光玫瑰
同一品种,地标与非地标的区别能有多大?对于阳光玫瑰葡萄来说就是元一斤和15元两斤的区别。曾经高高在上的贵价水果跌落神坛,正是由于不科学的疯狂扩种,脱离了高标准的种植环境和技术,导致质量参差、下降。
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陶建敏教授介绍:“晴王”和阳光玫瑰其实本质上来说就是一个品种,只不过“晴王”是日本冈山地区生产的阳光玫瑰(注:一说是日本地理标志产品)。
三、真晴王与假晴王
专业人士估计优质的“晴王”葡萄进口到国内售卖要接近千元一斤。那么国内满大街写着“晴王”的葡萄才几十元一斤,又是哪里来的呢?
镇江市园艺站高级农艺师茅蓉芳认为,现在国产的阳光玫瑰在质量上也很优秀,从外观上、口感上和日本晴王葡萄相似,因为日本“晴王”品牌更出名,所以一些商家选择贴标,希望以此来提高销量。
相信有部分商家是因为搞不清楚品种名称才误用“晴王”的,但还有些商家是选择假冒晴王以牟取更高利润。
▲网络报价一个比一个便宜
四、茶枝柑面临相似的难题
1.原产日本阳光玫瑰葡萄由于品种优良,被中国、韩国农户扩种;
2.阳光玫瑰葡萄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地方支持种植;
3.晴王葡萄被假冒贴标到普通阳光玫瑰葡萄上,使后者身价大涨;
4.国内阳光玫瑰葡萄产量激增,但由于缺乏标准和规范,果实质量参差、下降,价格和口碑也大跌;
5.日本于年立法防止优良品种(含阳光玫瑰)流向海外。
以上种种,了解陈皮行业的人,应该不陌生,因为前4点均可以在近年来的茶枝柑身上看到踪影,品种优势与是否地道性种植所带来的质量问题引发价格涨跌,和以假乱真的假冒行为,阳光玫瑰葡萄的经历与新会陈皮何其相似。
葡萄终究是一种水果,但茶枝柑所制的新会陈皮却能作为药,茶,收藏品等等,其所蕴含的价值更是深远巨大,面临的产业问题也更为复杂。
五、新会陈皮的产业风险
和阳光玫瑰葡萄一样,近年来,新会陈皮的价值水涨船高,不少地方也兴起了种植茶枝柑,追上这阵陈皮热。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如果种苗流入各处并实现了大批量种植,除了原产地的销量受到冲击以外,缺乏监管的随意扩种也会带来极大的产业隐患和风险。
茶枝柑与新会陈皮比较明显的几大风险包括:植株病害、土地资源受限种植成本高、行业缺乏标准、假冒产品多且监管不足、外部同质化产品竞争大……
既然是好品种,那么扩大规模理应不是坏事,但没有标准和规范就容易坏事。就像阳光玫瑰葡萄和晴王葡萄,尽管阳光玫瑰的价格越来越亲民,但也有不少人表示越来越难吃了,连带着,也贬低晴王,说晴王不值得。
但是贬低晴王的人,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吃的根本不是真正的晴王。就像有些人喝了小青橘茶,却被蒙在鼓里,只能一个劲认为新会小青柑茶不好喝,还贵。
羊和狗本身都没有问题,人们讨厌的是“挂羊头卖狗肉”的勾当,但也容易上这当。
阳光玫瑰的原种已被立法保护,却也无法阻止海外的已经成型的泛滥种植,但一定程度上,种质还是得到了保护,此举更是对未来优质种源研发的鼓舞。
地道优良种质研发及保育的尽头,或许是立法,茶枝柑的种质保护也会做到这一步吗?期待。
新会陈皮原创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部分内容参考来源:百度百科、中国新闻周刊、江苏新闻广播。
我是陈皮人家,相信老陈皮会讲故事。
专注新会陈皮文化传播,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