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油柑子:一生大起大落,从山间野果到宫廷贡品,如今再一次翻红
虽然才9月份初,可是水果店、超市里已经有柑橘售卖了。
看到不少人在购买,我也尝了一块。虽然心里已经有准备了,但是才刚一入口,牙齿好没有合上,就被它酸酸的汁液给“淹没”了,一下子就吐出来了:太酸了,简直是酸掉牙啊。
想不到如此酸的橘子,居然还要卖到3.99元一斤,而且还有不少人购买,难道他们都不怕酸吗?
这也让我想起了几年前在广东吃过的一种野果,它即便是成熟了也是又酸又涩的,但是却和橘子不一样,这种水果越吃越上瘾。当地的人告诉我说:它叫先苦后甜果。
后来我经过了解才知道,这是一种山间野果,当地人叫它油柑子。你们吃过吗?
油柑子的简介
如果你是第一次知道,并且品尝这种野果,估计也会和我前面吃橘子那样,一口下去直接就吐掉了。不过油柑子有一种很神秘的力量,它是越吃越上瘾的,只要多吃几口,你就会发现这种水果“还不赖”。
真的如老农告诉我的那样:它是先苦后甜果。
油柑子在民间的俗称多达数十个,比如牛柑子、余甘子、余甘果、牛甘果,油柑、油甘果,也有“油金子”之称等等。这种果实长得很像小柑橘,所以多地的名字中都有一个“柑”字。
但是油柑子和柑橘却没什么关系,它是大戟科,落叶小乔木哦。这种植物的叶子是羽状复叶的,叶子很细小,互生在很细的小枝上。
而果实是球形的肉质果,长得非常的茂盛,就像是浇水一样粘在枝条上,一根枝条上多则数十个。
初时是绿色的,就像是小柑橘,而成熟了以后则会变成淡黄色,或者是赤黄色了。但是依然个头不大,一般也就是承认的手指般大小。它的皮很薄,是可以直接生吃的。
但是这种水果很特殊,即便是成熟了以后,也如同外观给人的感觉那样,吃起来是又酸又涩。可是当你把它的汁液吞下去以后,继续咀嚼就会有种很甘甜的味道。
也因为这个原因,古人就根据这个特性给它取名“余甘果”,意味着吃起来余味甘甜。
油柑子的前世今生
现在提起油柑子,它可是一种大名鼎鼎的“网红水果”,贵的时候能卖到十几元一斤,并且还是供不应求。喜欢喝奶茶的朋友们,应该最清楚它的火爆程度了。
其实在数年前,油柑子只是一种默默无闻的山间野果。当时山里面漫山遍野到处都是,只有爱吃的人才会采摘一些,余下的基本都是直接烂在地里了。
但是,油柑子曾经也有过高光时刻,可以说它是一种经历过大起大落的野果了。
油柑子在我国的栽种已经有多年的历史,它是从邻国印度引进来的。最初的时候,因为它长得不起眼,吃起来味道也很难以让人接受,尤其是多数人对它的第一印象就不咋地,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它都是一种默默无闻的山间野果。
后来,随着中医药人士对油柑子了解的不断深入,发现了这种野果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于是它就开始进入到了很多的医药典籍中。而随着知名度的大增,越来越多的人对它也产生了兴趣。
油柑子也迎来了高光时刻,那就是成为了朝廷贡品。
其实在历史上很多的典籍,都对油柑子的功效进行了记载。其中明朝的李时珍就对它评价很高,在它的《本草纲目》中就详细记载了油柑子的特性和功效作用,他还指出了油柑子有“久服轻身、延年长生”作用。
但是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油柑子又逐渐没落了,只在南方的一些山区的少数人偶尔采摘它来吃,一般都是以野生为主,根本就没人意识到它的经济价值,想着要种植它。
但是在最近十几年,尤其是近几年,油柑子又再一次翻红了,并且相比于过去都要受欢迎,它成为了很多人追捧的一种水果,价高是要十几元一斤,并且还很难买到。
不光是在国内火了,它还在国际上也打出了知名度,就连联合国粮农组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