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过年
鄢晓兰(四川雅安市)
现在的你,还在盼着过年吗?我一直都盼着呢。盼着过年放七天假,可以带着孩子们回家看外公外婆,和我的爸爸妈妈一起过一个温馨而祥和的春节。作为一个外嫁女儿,这样的期盼,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显得急切。总会提前一个月查看放假的日子,接着一天天数着过。偶尔还会有种错觉,自己会不会记错了,再次在手机的万年历上确认。差不多等待的日子只有一周的时候,我开始在安静的夜里和上班的闲暇思考给父母带点什么。*果柑是要带的,爸妈那里没的卖。妈妈有糖尿病,平时不怎么吃太甜的水果,就只能选择这种果酸味儿重的橘柑。豆腐乳是要带的,爸爸爱吃。往几年也是爸爸自己做,可是他说搬了新房子有忌讳,只相信科学的爸爸为了家宅平安,情愿亏待自己的嘴巴。贫困户的鸡也得带两只回去,一是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另一方面爸爸妈妈说城市里的鸡全吃饲料,三四个月便出栏变卖,已经没有以往的鸡肉香了。半斤花椒也是少不了的,爸爸妈妈常年待在都江堰,风湿重,他们说吃花椒有追风除湿的效果,而我们邻县的汉源花椒是出了名的“贡椒”,所以我会时不时也给父母进贡一点。每次不能贪多,爸爸说时间长了没吃完就过气儿了,也就失了功效,况且花椒价格一年比一年贵,让它过气儿就浪费了。除了这些必需品,还要带点什么呢?这样的事情总是让我绞尽脑汁,甚至有时候因为怕想不周到还会和丈夫小*一气。我爱父母,当初为了选择我的爱情,他们让我飞走。每当想起爸妈带着眼泪祝福我的模样,心底会特别酸疼。我想为他们倾尽所有,可连最基本的陪伴都没有办法做到。一年,我真正和他们在一起的时间不到一个月。如今,我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养儿方知父母恩”,又何尝不能体会他们对我的心情呢?对于过年一家人快快乐乐地在一起,是我一年中最幸福的期待。很多朋友劝我把父母接过来,我不是没有想过,也曾给父母提及。毕竟他们在老家生活了几十年,亲人和朋友都在那里。如果再次因为我放弃自己的家乡,来到除了只有我的陌生环境中,那我也太自私了。他们为我已经付出了大半生,余生应该属于他们自己了。两三年里,他们也会因为想我偶尔来住上半个月,只是现实和理想的差距实在太远了。看到他们度日如年的煎熬,我心疼啊!我们去上班了,孩子也去上学了,只有二老留在家里看看电视,睡睡觉打发时间,唯一出门就是买菜。在我这里,他们没有熟络的朋友,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长此以往,终究会把他们憋出病的。所以,我尊重他们的选择,就像曾经他们放我离开尊重我的选择一样。他们共同达成一致意见,爸爸和妈妈在老家一直相互扶持,如果有一个人先离开,剩下的仍能自理便自理,不能自理的那一刻再选择去敬老院还是跟着我。这就是我的父母,时时刻刻都在为我着想的父母。试想,天下有哪一对父母不想和自己儿女在一起呢?而作为女儿的我,除了无奈低头答应,又还能做什么呢?所以,我期待每一个假期,尤其是过年这样的日子。团年,是老传统了。过年将至的时候,远在国外的亲人会不远千里往家里赶;在外打工的农民工会放弃三倍工资风尘仆仆坐火车转汽车,只为那一口渴望已久的团年饭;离家求学的孩子们冒着大风雪只为那盏为他们一直亮着的灯……要是邻居家都是鞭炮噼里啪啦,屋里热气腾腾、谈笑风生,一幅共享天伦的盛景。而我的父母只能蜷缩在沙发的角落,面对着张灯结彩的春节联欢晚会相看泪眼,那我这个做女儿真应该找个地洞钻进去。我,我父母的女儿,也期待着回家。陪妈妈逛逛街,和爸爸说说话。一家人围着圆圆的桌子吃上一顿欢声笑语的团年饭。我还想争取几分钟,数数妈妈的白头发又增加了多少?摸摸爸爸脸上的沟壑又深了多少?让我在你们的中间,挽着你们的臂膀,就这样静静地坐一会儿,感受爸爸妈妈的呼吸。作者简介:鄢晓兰、雅安市作协委员会委员,石棉县文学创作协会主席,有诗歌、散文、调查文章等作品发表。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