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心赢得民心
10月8日,在邻水县古路乡台子村通村公路施工现场,“第一书记”王丹正在指挥施工。“我是年来台子村做‘第一书记’的。”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王丹聊起了他的扶贫经历。
白天,他与村民一起劳动。晚上,他带上手电筒、拿着小本子挨家挨户调查走访,走一户记一户,问人口、问收入、问困难,与贫困群众一起拉家常。不到一个月里,他走遍了台子村的户贫困户,踏遍了全村的一草一木。
在邻水,还有许许多多像王丹这样的“第一书记”、帮扶干部,他们走出机关,走向田间,放下架子,俯下身子,与贫困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实打实”帮扶。以真帮换来真情,用真心赢得民心。
邻水县委、县*府从全县统筹选派
多名优秀机关干部到个贫困村任“第一书记”,脱产驻村工作。同时严格督查考核,把驻村实绩作为年度评先评优的重要指标,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坚持在一线锻炼干部、在一线考察干部、在一线提拔干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严格督查动真格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该县提出“脱贫攻坚·常委先行”,每个常委分片包干,所有县级领导以上率下,带头逐村逐户蹲点督导,深入到贫困户家中,了解易地扶贫搬迁,问计生产发展,察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举措是否落实到位,真正形成“水紧鱼跳”、你追我赶的攻坚氛围。
“压力层层传导,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可想而知,我们的动力和干劲更足了!”光河乡卧龙村第一书记张东明说。
围绕精心制定的脱贫攻坚作战图、时间表,该县每月举行一次现场会评比、每季度一次社会评价、每半年一次第三方评估和动态评估,确保精准扶贫推进有力,落到实处。同时,研究制定《邻水县脱贫攻坚督查工作方案》及督查手册,组建专门督查队伍,对扶贫攻坚工作实行“一周一督查、一月一通报”。截至目前,邻水县已开展了9次脱贫攻坚现场会,召开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32次,开展脱贫攻坚督查培训8次,组织12个督导组对工作推进情况开张督查32次,印发督查通报16期。
督查促使各地干部转变作风,挖心思、找方法、创模式、借经验探寻脱贫奔康的路子,各种先进典型、优秀做法争相涌现。龙桥乡探索“低保兜底”模式解决贫困户医疗和住房保障难题;柑子镇金关村实施了以“小养殖、小庭院、小买卖”为主的入户产业发展;四海乡大沟村建设“专业合作社”增加群众收入。一些地方的电商扶贫、金融扶贫都各具特色,竞相发展,效益明显,受到群众欢迎。(熊兴文姜慧孔虹)
中共邻水县第十三次代表大会胜利闭幕
邻水:“六弦”齐奏“邻音”美妙(组图)
小视频:航拍邻水(建议wifi下观看土豪随意)友情链接:
邻水公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