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三大园区建设,为当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实现就近就地就业。(卢文斐摄)
2.“一户一薪”铺就脱贫阳光道创新开展“一户一薪”活动,为贫困户就业稳收入“量身定制”。“一户一薪”是扶绥县首创,确保贫困户至少有一个人就业领“薪”。今年以来,该县实施“一户一薪”提升工程,依托“网聘直通车”招聘平台共发布用工岗位个,企业在线面试人次;实施“百企千岗万人”专项行动,成立“一户一薪”农民劳务队,开展“民营企业招聘周”等现场招聘会活动,累计提供岗位信息个,签订就业协议人,其中困难群体人。目前,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增就业人,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年,“一户一薪”工作经验和成效得到《光明日报》《农民日报》、央广国际在线、《广西日报》等中央、自治区主流媒体进行大力宣传并入选年人社部人社扶贫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优秀成果推介活动。“三大园区”就业专场应聘会现场。(梁盛摄)3.工业化引领现代化城镇化城建交通大发展,道路畅通城市更“靓丽”。“十三五”期间,扶绥县共投入资金28.02亿元大力发展城建交通,随着扶南大道等15条道路建成通车,福隆等6条断头路打通,形成了新旧城区内外交通顺畅便捷的5条环线,市*道路总长度达千米;总投资5.29亿元,完成同正大道等路段以及城区街道亮化工程;总投资39.31亿元推动4条辖内重点公路建设;投资63.71亿元新增公路里程84.94公里,全县乡乡通二三级公路率90.9%,建制村通硬化路率达%。建成7个绿地公园,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67平方米;总投资万元,完成旧城区同正路等市*道路11.3千米的沥青路面改造。中国-东盟南宁空港扶绥经济区(拼接图)4.聚焦民生增强群众获得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扶绥县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力抓手和村级发展的内生动力抓好抓实,全县个行*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其中村集体收入达20万元以上10个,村集体收入达50万元以上1个。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出台了甘蔗“双高”基地建设、澳州坚果三年发展规划、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创建规划等*策,全县特色产业发展保持稳步提升,贫困户“5+2”特色产业覆盖率达93%;40个贫困村“3+1”特色产业覆盖率全部达到90%以上,并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30%以上的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柳桥镇坡利村强化扶贫产业的带动作用,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全村56户贫困户及20多户农户发展亩富硒米种植,极大提高了贫困户的收入。(农世敏摄)
柳桥镇那加村那蕾屯瑶族群众查看澳洲坚果挂果情况。(卢文斐摄)
扶绥县大力发展红江橙、茂谷柑、沃柑等水果种植,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卢文斐摄)
“十三五”期间,扶绥县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增就业人次,其中贫困劳动力人;开展农民工职业培训个班次,培训人数人,其中贫困劳动力人;累计划拨11批就业奖补资金,涉及金额万元,受益贫困劳动力人。共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个(目前上岗人),累计发放补贴万元;累计划拨7批贫困户外出务工稳岗补贴和交通补贴,涉及金额.75万元;累计完成危房改造总户数户,其中建档立卡户,共划拨危改补助金万元,惠及人;易地搬迁安置贫困人口户人;享受各级各类教育资助受助学生共人次,生活补助金额.53万元;享受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营养改善计划补助学生人次,补助金额1.亿元;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率%,40个贫困村基本医疗参保率均超过98%;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医保参保率%,人次享受住院报销待遇,医疗费总额.13万元,获得报销金额.44万元;人次享受门诊特殊慢性病报销待遇,医疗费总额.99万元,获得报销金额.10万元;住院、门诊报销比例分别达90%、80%以上。“十三五”期间,扶绥县先后建成4个安置小区,易地搬迁安置贫困人口户人。图为整村搬迁的瑶族同胞喜入新居。(卢文斐摄)
来源:广西日报
初审:*文静
复审:卢文斐终审:何旭亮监制:*凤鸣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