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地区流传着这样一个谜语:“红布包白布,白布包米米包醋”。
提示一下,谜底是咱们潮汕地区非常出名的水果。
这下该猜出来了吧。
没错!就是被誉为“柑桔皇后”的潮州柑。
可不是嘛!潮州柑的外形是圆圆的,把橘红的皮掰开,里面包着约十片果肉,每片由白色的薄膜裹包着,聚满米状的颗粒,颗粒内果汁饱满得仿佛快要喷溅而出,一片一片剥开来吃,又酸又甜,好吃得让人停不下来。
所以啊,这个“柑桔皇后”的称号可不是浪得虚名哦。
据史书记载,潮州柑在盛唐时就有了,唐朝任漳州郡的官员叫丁儒,他的“闲居二十韵”云:“蜜取花间液,柑藏树上珍”。当时漳州郡包括福建泉州和广东潮州等地,可见潮州柑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
明代郭青螺《潮中杂记》中就提及:“潮果以柑为第一品,味甘而淡香,肉肥而少核,皮厚而味美,有二种,皮厚者尤为佳。”
潮州柑有三个品种,包括蕉柑、碰柑和雪柑。
潮州柑品质最优的是碰柑(碰桶柑、蜜桶柑),果实扁圆形,皮厚,表层松软,肉质脆嫩化渣,甜酸适中,有蜜味。碰桶柑年被国家农牧渔业部评为全国优质水果,在中国柑橘中是果实最大、质量最优的品种,日本柑橘专家田中长三郎誉之为“远东柑橘之极品”。但因管理较难,易受虫害,栽培面积仅占柑橘的6%。
潮州蕉柑,是桔与橙的自然杂交种。成熟期于12月上旬至次年1月,晚熟品种可延至次年3-4月采收。蕉柑生产最多,种植面积及产量占90%以上,丰产稳产,质优核少,果质柔软化渣,耐贮运。其形状略小,皮较厚硬,与瓣贴实,这种柑稍逊碰桶柑,蜜饯的柑饼多用它制成。
柑桔专家郑树雄于年在蕉柑品种中选育“白糖蕉柑”良种,该品种果肉脆、汁清甜,无果核,曾获来潮阳考察的前苏联专家和国内柑桔专家章文才教授的赞誉。
雪柑有点近似新会橙,汁多,但稍酸,适宜切开吮汁。
在潮汕,潮州柑并不仅仅是一种水果,民间认为柑象征吉祥如意。
潮州柑因比桔大,故俗称“大桔”,而桔与吉同音,用谐音会意法,就成了“大吉”。
新春佳节,潮州人都有拜年的习俗。人们带着“大吉”(必为偶数),带着新年的吉祥,走亲访友,互换“大吉”,互换祝福,愿彼此“大吉大利”。
各家各户的茶几上也常摆放一盘红绿相间的“槟榔”(现用橄榄代替)和“大吉”,迎宾敬客,表示“宾临大吉”。
婚嫁习俗中,聘礼的实物除包括白糖、面条、金银首饰、布料、饼食等外,还必需有“大吉”(务必偶数),否则一门原本美满的婚姻有可能因此而取消。
“大吉”也是祭拜的佳果,不论是在宫庙祭神或是家中拜地主爷,祭品除鸡、鹅、鸭、糖果、米果品、花烛等外,也必须有“大吉”。
每年元宵节,人们还把神坛前摆放的“大吉”等祭品当作神物。参拜的男女纷纷卜取祭品,取回家中,俗称“求喜物”。人们认为用了这些神物后,就可以让家门平安、添财添丁。
via:潮汕生活
带你玩转澄海吃喝玩乐
长按下图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