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我国柑橘学科奠基人之一章文才
TUhjnbcbe - 2021/3/3 17:32:00
白癜风好治愈吗 http://m.39.net/pf/a_7143439.html

注:本文来自中国果树

章文才(—),浙江杭州人,著名果树学家、园艺教育家、柑橘专家,我国柑橘学科奠基人之一。曾与钟俊麟等首次选育成功鹅蛋柑20号(先锋橙)、鹅蛋柑26号(锦橙)等柑橘良种,并为全国多个柑橘商品生产基地的建立作出重大贡献。他擅长柑橘栽培技术,并深入现场指导和推广;他为我国的园艺科研教育工作倾毕生之心血,是我国园艺学科最早的研究生导师,为我国培养了许多园艺学术骨干。他一生勤于著述,出版专著11部,学术论文80余篇。

▍成长经历

年11月11日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年考入之江大学生物系,年转入金陵大学农学院园艺系,年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获得金陵大学授予的“金钥匙”奖,毕业后留校任助教。年,与吴耕民、胡昌炽、许复七等人发起成立中国园艺学会。年爱国华侨陈嘉庚在福建厦门创办集美农林专科学校,金陵大学校长陈裕光推荐他前去担任果树教员兼校长。年,集美农林专科学校停办,回浙江大学农学院任园艺系讲师兼湘湖实验农场场长。年4月赴美留学,同年7月进入伦敦大学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年,任金陵大学农学院果树学教授兼农业科学研究部主任。期间成功选育出“先锋橙”和“锦橙”2个优良株系。年秋,由金陵大学校长陈裕光推荐,任西北农学院院长兼教授。2年后辞去该职务,继续回金陵大学任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应武汉大学农学院院长杨显东之邀,赴武汉大学任园艺系主任、果树学教授。年全国农业院校调整后,任华中农学院教授、系主任、科研部主任、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等职。

章文才先生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他热爱中国共产*,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年他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年加入中国共产*。—年任全国人大第五、六届代表。年以来,历任湖北省*协第四、五、六、七届副主席,湖北省科协副主席、名誉主席。年以来曾任中国园艺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园艺学会理事长。

毕业于金陵大学农学院园艺系,获农学士学位

—年

任金陵大学园艺系助教

—年

任集美农林专科学校教员兼校长

—年

任浙江大学农学院园艺系讲师,兼湘湖实验农场场长

—年

英国伦敦大学研究院东茂林果树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获博士学位

任美国康奈尔大学果树系副研究员

任美国加州大学柑橘系副研究员

—年

任金陵大学农学院园艺系教授,兼科学研究部主任、江津柑橘推广示范场场长

—年

任西北农学院园艺系教授兼院长

—年

任金陵大学园艺系教授,兼农林部农业推广委员会技正

—年

任岭南大学农学院园艺系教授

—年

任武汉大学农学院教授、园艺系主任

—年

任华中农业大学一级教授、园艺系主任,华中农学院副院长,华中农业大学柑橘研究室主任等职

年12月8日

病逝于湖北省武汉市

▍教书岁月

章文才先生自年于金陵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园艺科研教育工作,先后执教于金陵大学、集美农林专科学校、浙江大学农学院、西北农学院、武汉大学农学院和华中农业大学,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上,章文才先生总能做出不俗的成绩,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果树专业的优秀人才,积极推动了我国果树事业的发展。

在集美农林专科学校期间,他和何敬真等人在同安县天马山筹建试验果园,栽植柑橘、香蕉、菠萝、龙眼、荔枝等果树。2年间,集美农业专科学校培养了多名毕业生,分配到广东、福建等省工作,推动了当地果树事业的发展。年,章文才先生回到浙江大学农学院任园艺系讲师兼湘湖实验农场场长,在教学的同时他还从事科学研究,用乙烯处理柑橘,促其提前着色成熟,取得了可喜成果。年在《中国园艺学会会刊》上发表了国内第一篇有关乙烯处理柑橘的学术论文。

年,章文才先生虽留学异乡,但他时刻不忘祖国的果树事业发展,与广东岭南大学李沛文教授协作以广东的蕉柑、椪柑80箱为试材,进行我国柑橘第1次出口伦敦试销,得到了英国园艺界的好评,轰动了伦敦水果市场,被认为是当时世界上最优良的柑橘品种,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在留学期间,章文才先生在英国东茂林果树试验站进行了“果树嫁接砧穗亲和性研究”,提出了果树砧木亲和性的一些有关生理生化指标,提高了果树嫁接成活率,并使矮化砧收到丰产优质的效果,获得了好评。之后,论文在英国《果树学杂志》上发表,传到美国后,引起了正在研究同一课题的康乃尔大学果树系和加州大学柑橘系同行们的极大兴趣,特意把他聘去从事柑橘研究工作。

年,满怀爱国之心的章文才先生谢绝了美国柑橘界同事们的挽留,毅然回国。回国后任金陵大学农学院果树学教授兼农业科学研究部主任。他一边教书,一边开展科学研究,利用寒暑假时间,带领师生跋山涉水,跑遍四川各地,进行柑橘良种选育。年冬,他带领助教吴乾纪在江津庙基场林宪之的果园内选出优良品系,编号为S-26(即锦橙);年冬,钟俊麟、郭益进在江津仁沱乡青龙湾袁鸿志氏园中选出优良品系,编号为S-20(即先锋橙),上述品系均属优良变异株。为了培育这些良种,年,通过中国农民银行贷款,建立了中国农民银行江津园艺推广示范场(今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真武实验场前身),并担任首届场长。在该场建立了母本园,栽培这些优良单株。这是我国第1次进行的柑橘良种选育的成果。此项成就获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章文才先生到武汉大学任园艺系主任,到任后,他立即率领学生在珞珈山开辟了20多亩的桃园、梨园、葡萄园、菜园,以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

年,章文才先生任华中农学院教授、园艺系主任。年学院迁至狮子山。在那里,他带领园艺系师生开辟了近亩果园,收集了多种桃、梨、杏、梅、苹果、葡萄、柑橘等果树品种,培育了1.2万多株柑橘苗,进行柑橘抗寒育种研究。他还常常带领学生到产区果园实习,为农民进行丰产栽培技术培训指导,使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知识与果树生产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章文才先生非常注意培养人才。早在年,他在成都金陵大学农学院担任教授时,就率先招收了贾麟厚、陈俊愉、李家文3位研究生,这是我国果树学领域中最早的研究生。

年,国务院召开了“12年科学技术远景规划会议”,在开会期间,章文才先生主持编写了我国果树、蔬菜、茶叶、特产的远景规划,为我国园艺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章文才先生结合教学、科研和实践,编著了不少有关柑橘专业方面的书籍。早在年就编著有《实用柑橘栽培学》,这是我国第一部柑橘栽培学专著。为了做好柑橘的出口外销工作,年他编著了《新鲜果实包装贮藏运销学》。年,他主编了《柑橘:生产技术与科学实验》。针对我国果树生产和科学实验中缺乏科学选题、田间设计、统计分析,以及生物工程、丰产优质栽培、遗传育种、贮藏保鲜等科学实验方法,章文才先生于年主编了我国第一部《果树研究法》,并作为全国通用教材。年,他与江爱良共同编著了《中国柑橘冻害研究》。年他编写的《现代果树生产技术》,介绍了国内外现代化科学技术。此外,他还撰写了70多篇有价值的学术论文。

章文才先生授课、带生产实习对学生关爱有加。这种关爱持续到这些学生毕业后的人生之中,学生研究碰到困难了、取得成绩了,都愿意告诉他,他了解后都会及时去信安慰或祝贺,学生有什么需要他帮忙的,也是积极想办法帮忙,所以原武汉大学农学院园艺系的学生喜欢称呼他为“章妈妈”,几十年来一直未曾改口。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俊愉这样回忆恩师:他特殊的启发式教育给学生印象最深、影响最大。章师始终坚持身教重于言教,在教学过程中无时无刻不把自己对祖国、对园艺、对柑橘的热爱贯穿其中。

年,章文才先生在湖南农学院(现湖南农业大学)的一个学术报告,改变了一个名叫邓秀新的年轻大学生的人生轨迹。章文才先生的学识和深入浅出的表达给邓秀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年底他报考了章文才先生的研究生。章文才先生小心地帮助这个对科研充满着好奇和敬畏的年轻人树立科研信心。章文才先生总是告诉他,做研究要有信心和恒心,认准的事情就要坚持不懈直到办成。之后,章文才先生主持的学科被国家教委和农业部评选为我国第一个果树学博士点和全国重点学科,邓秀新成为新中国第一个果树学博士,继承了老师的衣钵,成为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柑橘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

步入七旬高龄以后,章文才先生没有因年迈而减轻自己的工作。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多出人才,他仍站在教学第一线,亲自为研究生和本科生讲授《果树生理学专题》《果树遗传育种学专题》《果品商品经营学》等课程。章文才先生执教一生,桃李满天下。他共培养了研究生43名,其中博士研究生27名,不少人已成为我国园艺学界的学科带头人。

为了感谢章文才先生对赣南脐橙产业发展所做的突出贡献,年,赣州市委、市*府在他90岁生日时,奖励他个人6万元。一生节俭的他将这笔钱和其他的一些捐赠在华中农业大学成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奖学金。直到今天,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的优秀学生每年仍然可以享受到这一奖学金。

▍杰出成就

1

在柑橘科学研究上取得重大成果

年1月,全国出现大寒潮,大量柑橘树被冻死。为了解决柑橘冻害问题,章文才先生和陈吉笙等对柑橘冻害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柑橘抗寒育种工作。到年共收集不同柑橘品种实生苗2.5万余株,从中选出抗寒的华农本地早橘,在华中农学院栽培,经过年和年2次大冻害的考验,证明该砧木短期能抗-13℃的低温。

章文才先生深知,果树优良品种是丰产优质的基础。20世纪70年代初,他带领宜昌分院师生深入鄂西柑橘产区进行群众性的大规模柑橘选种工作。他把选种目的、标准和方法教给农民群众,发动他们选极优良单株,向国家“献宝”,然后再进行实验室的科学分析鉴定。仅3年时间,就把宜昌地区的27万株温州蜜柑和20万株甜橙普选完毕,从中选出最优单株43株。其中有桃叶橙号、秭归橙35号、兴山少核锦橙号、*陵无核甜橙、国庆1号极早熟蜜柑、国庆4号、中秋橘等良种。

在群众性多年选优的基础上,章文才先生又提出了优中选优的观点。即将最优株系高接到成年柑橘树上,第2年就能开花结果,然后将果实与原来母本树的果实进行对照鉴定。如果二者没有差异,说明遗传性一致,第3年即可鉴定繁殖推广,从而加速新品种的选育过程。他把这个选育过程概括为“一年选、二年接、三年鉴定推广”的选种新程序。此法已在生产中迅速推广,并被美国一些专家采用。

在柑橘防腐保鲜的科学研究方面。早在年,章文才先生就和助教区胜祥在宜昌*陵庙进行药剂洗果防腐保鲜试验。接着又在秭归龙江的陡坡上建立产地通风贮藏库。随后,他又与潘家铮一道,在国内首先进行柑橘中草药防腐保鲜试验。用筛选出的高良姜、野菊花、野艾等,取其8%的浸出液洗果,收到了防腐保鲜的效果,开创了柑橘防腐保鲜的新途径。他建议武汉葛店化工厂,借鉴国外资料,研制出“多菌灵”与2,4-D配合洗果,可使柑橘果实在常温条件下贮藏保鲜4个月,效果良好,深受群众欢迎。

年,章文才先生从西班牙、美国引进无病*柑橘良种脐橙、夏橙共19个品种以及脱*和良种繁育技术,在国内首次进行无病*良种繁育推广工作。年,章文才先生与青年教师一起利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进行柑橘原生质体培养、人工诱变、遗传工程等研究,获得了锦橙、桃叶橙原生质体再生植株,并诱变出能耐0.8%盐碱的柑橘砧木良种,为我国沿海几万公顷的海涂找到了栽培柑橘的途径。他与邓秀新等在国内首先开展柑橘原生质体融合试验,培育出宁波金波+夏橙、粗柠檬+哈姆林甜橙的体细胞杂种。为开展抗寒、抗病、抗盐碱的育种工作开创了新途径,使我国柑橘生物工程的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年培训了来自全国的多位柑橘技术人员,先后将17万株脐橙、夏橙无病*良种苗木繁殖推广到江西、四川、湖北、湖南、广西的13万亩外贸出口基地栽种。“柑橘茎尖微芽嫁接脱*与无病*良种繁育技术”获农业部年科技进步二等奖;“柑橘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植株融合”获农业部年科技进步一等奖。

2

为建立柑橘商品生产基地作出重大贡献

章文才先生为科技兴农、发展山区农村经济不遗余力。他经常下乡,帮助农民发展柑橘生产,使农民致富,被橘农誉为“财神爷”。

早在年,章文才先生就曾多次深入鄂西山区的宜昌窑塆乡,这里荒山多,耕地少,农民生活艰苦,他向农民传授柑橘栽培技术,培养了多名柑橘嫁接手,推广良种。随后,他多次来到窑塆乡进行技术指导,使该乡成为湖北省重要的柑橘外销商品生产基地。

在伟大诗人屈原的故乡秭归县,章文才先生发现当地的实生柑橘树品质低劣、味酸籽多。年他在那里举办了有多人参加的技术培训班,传授柑橘高接换种技术。农民纷纷把实生柑橘树高接换种,柑橘质量有了明显提高。长期以来,他把秭归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积极帮助当地发展柑橘生产,使秭归县成为湖北省的柑橘出口基地之一。

年8月,章文才先生应邀参加了江西省农业厅及省农科院组织的柑橘考察小组,与沈廷厚等到江西赣州19个县市进行考察,提出了赣州地区发展柑橘生产规划报告。随后,他又2次到赣州进行调查、座谈、培训技术人员,帮助南康建立地区柑橘研究所;致使赣州柑橘生产迅速发展,成为我国脐橙、夏橙的外销出口基地。

年10月,章文才先生看到他亲自选育推广的柑橘优良品种已布满长江三峡两岸,便感慨地写下了一首题为《光荣伟大的三十年》的诗篇:

三十国庆三峡行,猿啼声里伴歌声;

绿水青山今胜昔,万紫千红桔满林。

年,农业部决定在长江中上游,从四川宜宾到湖北阳新两岸10万平方公里的山区丘陵地带,建设我国最大的现代化果树商品生产基地,使产、制、贮、运、销形成系统工程。章文才先生任农业部长江果树带科技顾问委员会主任,为实现这一宏伟蓝图贡献自己的余热。

由于章文才先生在国内外柑橘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年,由农业部推荐、国际柑橘委员会一致通过,接纳他为国际柑橘学会执行委员。年11月国际柑橘学会在日本东京召开学术讨论会,章文才先生到会宣读了《三十年来中国柑橘品种改良的成就》及《中国柑橘事业的现状及其展望》2篇学术论文,向与会的66个国家的柑橘学家阐明了一个论点:即远在2年前的长沙马王堆和江陵古墓中发现了我国的甜橙种子和香橙皮,从而驳斥了有些学者认为柑橘起源于印度的错误论点。

年,94岁高龄的章文才先生停下了他为我国果树事业忙碌奔跑一生的步伐。秭归县的当地柑农联名上书镇*府,请求*府在新镇的广场上竖立这位教授的铜像。年端午节,“橘翁”铜像揭幕时,万余橘农自发的从四面八方赶来,向“橘翁”献花、给“橘翁”鞠躬。自此,秭归县有了两尊铜像,一尊为“诗祖”屈原,另一尊为“橘翁”章文才。

章文才先生是一个身兼爱国主义与实干精神的人。中国工程院院士邓秀新教授曾回忆说,章先生好学,无论走到哪儿都会拿笔记本,到田间地头与农民交谈也不例外。先生不服输、不服老,在92岁高龄的时候还参加农业会议,甚至挂着吊瓶参会;先生勇于创新,在科研工作中总是走在前沿,最早把生物技术引进到果树育种学研究领域;先生始终心系农民,年逾八旬还奔波在山区,带领研究生为果农进行技术指导。我们要学习先生珍惜时间、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学习先生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学习先生不畏困难、永不服老的敬业精神。

来源:《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果树卷》《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农学编·园艺卷》《中国现代农学家传》、南湖新闻网及华中农业大学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国柑橘学科奠基人之一章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