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上旬定植的沃柑,现平均株产24.4公斤,折算亩产.8公斤(亩植82株),建立了幼树早结丰产和防控*龙病的技术体系,建议扩大示范规模、加快推广应用”。
年12月30日,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组织专家对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下称“广东省农科院果树所”)和广东大橘果业有限公司(下称“大橘果业”)实施的柑橘无病容器大苗种植技术示范现场进行田间测产,专家组给出了以上评估意见。
左起依次为: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植保植检处处长陈喜劳;
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院长韩振海教授;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冯彤;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校长邹学校研究员;
中国柑橘学会理事长、湖南农业大学邓子牛教授。
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处处长、湖北土壤肥料学会理事长胡承孝教授
现场测产株产24.4公斤
12月30日,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组织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校长邹学校研究员,中国柑橘学会理事长、湖南农业大学邓子牛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院长韩振海教授,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处处长、湖北土壤肥料学会理事长胡承孝教授组成的专家组对位于惠州市惠阳区平潭镇平潭村的柑橘无病容器大苗种植技术沃柑种植示范基地进行了现场田间测产,定植仅1年多的沃柑,平均株产达到了24.4公斤,折算亩产.8公斤。
据测产现场了解,该项技术由广东省农科院果树所与大橘果业联合实施,示范面积60亩,品种为沃柑,砧木为资阳香橙,种植密度2×4米,亩株数82株,于年12月下旬嫁接,年7月换大容器(规格为高35厘米×18厘米),年5月上旬容器大苗种植,种植时苗株高厘米、主干直径1.67厘米,每株有效(梢长5厘米)末梢数15条以上。
专家组随机抽取3株沃柑进行测产,测产结果为:样本平均树高厘米,树冠×厘米,主干直径6.97厘米,平均株产24.4公斤,折算亩产.8公斤。
同时,专家组对该示范基地集成了起垄种植、防草布覆盖、水肥一体化平衡施肥、两年零修剪和徒长枝甩放等技术、建立了幼树早结丰产和防控*龙病的技术体系给予了肯定,并建议扩大示范规模,加快推广应用。
广东省农科院果树所副所长、研究员钟广炎
钟广炎向专家组做柑橘无病容器大苗种植技术讲解
*龙病发生区最佳选择
柑橘*龙病威胁着全球柑橘产业,据公开资料显示,柑橘*龙病如今已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被许多国家列为检疫性有害生物。年以来,受柑橘*龙病影响,巴西1/3的柑桔产区遭受重创,美国佛罗里达州柑橘产业几近毁灭。
据有关报道,在我国,柑橘*龙病发生面积近万亩,占比10%左右,全国12个柑橘主生产省份,仅重庆、湖北未有*龙病发生,呈现发生面积大、发生程度较重、发生范围扩大的特点。广东省是柑橘主产区,高峰期柑橘面积多万亩,受柑橘*龙病的为害,如今面积严重萎缩,原来的清远、云浮、肇庆等柑橘主产区成*龙病重灾区。
-年,广东省农科院果树所副所长钟广炎研究员和他的团队在*龙病发生区调研后,根据柑橘*龙病发生、传播和为害的特点,提出了柑橘无病容器大苗种植技术,并于年12月底在位于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的广东省农科院基地进行了大苗试种,年自行测产,平均株产达21.98公斤。
专家组参观大橘果业示范基地
无病容器大苗种植技术,是指在防虫网室中用育苗容器培育、用无病繁殖材料嫁接,得到出圃时规格至少达到普通露地苗栽植后2-3年大小的无病苗,然后再进行田间定植,定植后第一年,要做好柑橘控梢、对新梢及时喷药防木虱,并做好水肥管理。
广东省农科院果树所与大橘果业无病容器大苗实施基地
据钟广炎介绍,虽然柑橘*龙病无法根治,但无病容器大苗种植技术通过防虫网培育柑橘大苗,防止柑橘木虱在苗期新梢产卵,阻断*龙病唯一传播媒介,培育出健康无病的柑橘大苗,可以有效防控*龙病,这一技术是目前情况下*龙病发生区高效种植柑橘的最佳选择,目前已在清远、惠州等*龙病发生区推广应用。
防控*龙病一年可回本
为什么无病容器大苗种植技术可以有效防控*龙病并在发生区进行推广呢?对此,中国柑橘学会理事长、湖南农业大学邓子牛教授给出了科学的解答。
中国柑橘学会理事长、湖南农业大学邓子牛教授
据邓子牛介绍,柑橘木虱是传播*龙病的唯一媒介,而木虱只在柑橘新梢产卵,新梢多,产卵就多,木虱繁殖的代数就多,就很容易传播柑橘*龙病。而柑橘幼苗在生长期一年四季都会抽新梢,是木虱产卵、繁殖的重要栖息地。因此,幼苗期防止木虱在新梢产卵对防控柑橘*龙病尤为关键。
但是,幼苗期新梢抽发不规律,控制木虱产卵和防治木虱的难度很大,*龙病传播和发生率就会很高。而无病容器大苗种植技术,在防虫网中对幼苗进行集中管理,柑橘木虱进入不到防虫网中,可有效阻断木虱在幼苗新梢中产卵,这样1-2年后,育成的柑橘大苗没有受到木虱传病为害,再移植到田间种植时即可挂果,此时柑橘抽梢已经规律,只需要在抽新梢时打药控制好木虱,就很容易控制好*龙病的发生与传播。
“这是一项防控*龙病非常关键的技术,前提是柑橘苗木一定要无病,可以用在沃柑、沙糖桔、贡柑等所有柑橘品种上,目前湖南、广东等*龙病发生区都在推行应用”,邓子牛强调说。
此外,邓子牛介绍,*龙病发生区的普通种植户可以很容易应用该技术,只需在田间搭建好简易的防虫网(网规格要做到适中,不能太矮),在网中培育无病苗木1-2年,做好柑橘苗肥水管理即可,达到出圃要求即可移植到大田。而且,在培育大苗的1-2年过程中,种植户可进行整地养土,种植豆科作物轮作,把土地养好待用。
无病容器大苗苗圃
除了可有效防控柑橘*龙病,无病容器大苗技术还具有投产快、回本快的优势。据钟广炎研究员介绍,该技术有效降低了柑橘感染*龙病的风险,而且种植一年后即可挂果回本。他给专家组算了一笔账,每株苗1年的生长维护成本是35-40元,2年就是70-80元,每株苗钱为35-40元,2年大苗加起来成本就是-元,种下去后一年挂果,平均株产40斤左右,沃柑按照4元/斤的价格,每株有元收益,每株还可小赚四、五十元,第一年挂果亩利润就要0多元。
笔者在大橘果业了解到,今年挂果的沃柑,单果重在-克,果径超过65毫米的优质果占比60%-70%,8斤礼盒装卖到了元/盒,已被订购一空。
钟广炎表示,由于投产期缩短,柑橘*龙病造成的损失必然会大大减少,目前,无病容器大苗技术已引起了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