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溃疡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属于国内外统一的的植物检疫对象。其感染病*的因素除了和气候、土壤、日常管护等因素相关,不同品种的柑桔抗病性也存在很大的差别。
认识溃疡病
作为“柑桔八大致命病害”之首,柑桔溃疡病原菌危害柑桔叶片、枝梢和果实。苗木和幼树受害特别严重会造成落叶、枯梢,影响树势;果实受害重者落果,轻者带有病疤不耐贮藏,发生腐烂,大大降低果实商品价值,使果农增加病虫防治成本,经济效益受损。
1、溃疡病“防易治难”终身带*
实验证明,溃疡病菌环境竞争力不强,属于弱寄生病菌、它对抗阳光中的紫外线能力也不强。环境腐生菌与其竞争1~2个月就能占据大部分生存空间。一旦染病,感染树将终生带*,条件必然发作。
2、溃疡病一年有三个高峰期
雨量与溃疡病的的发生成正相关。高温多雨季节有利于病菌的繁殖和传播,病害发生严重。一年可发生3个高峰期:春梢发病高峰期在5月上旬,夏梢发病高峰期在6月下旬,秋梢发病高峰期在9月下旬。
3、溃疡病需要气孔和伤口入侵
溃疡病菌一般只侵入一定发育阶段的幼嫩组织,对刚抽出来的嫩梢、嫩叶、刚谢花后的幼果,以及老熟了的组织不侵染或很少侵染。因为很幼嫩的组织气孔尚未形成,病菌无法侵入。而老熟了的组织,原有气孔多数处于老化,中隙极小或闭合,病菌侵入困难。
4、进入秋季,溃疡病发病条件依然存在
9月进入了秋季,溃疡病的发病条件依然存在。首先是气温,柑桔溃疡病病原最适温度是25-35℃,9月气温非常适合病菌生长。其次是柑桔病虫害情况,9月重新进入了红蜘蛛和潜叶蛾的高发期,特别是潜叶蛾开始危害秋梢,叶片伤口造成病菌入侵。还有容易忽视的一点是,9月下旬,秋梢开始发育成熟,气孔适合病菌入侵。
防护措施
1、实行严格检疫
禁止从病区输入柑桔苗木、接穗、砧木、种子、果实等。若必须从病区引进柑桔的繁殖材料,则应在隔离区试种,经1-2年,证实无溃疡病后方可在无病区种植。一旦发现病情,应立即加以消灭。
2、应用无病苗木
苗圃应设在无病区内,周围1公里以上无柑桔类植物。砧木种子应采自无病果实,接穗采自无病区或无病果园,砧木及接穗都要经过消*才能进入无病苗圃。
砧木种子消*方法:先将种子装入纱布袋或铁丝笼内,放入50-52℃热水中预热5分钟,后转入55-56℃恒温热水中浸50分钟,晾干后播种。接穗消*是把接穗在每毫升含单位硫酸链霉素和1%乙醇的混合液中浸30分钟,取出静置20-30分钟,清水冲洗、晾干,用清洁草纸包装保温贮藏或嫁接。
育苗期间发现病株应及时烧毁,并喷药保护附近的健苗,出圃的苗木要经严格检疫,确证无病后,才允许出圃。
3、加强管护,使其抽梢统一整齐
梢期,尤其是秋梢期,应及时做好潜叶蛾的防治,若发现有病株应及时挖除、烧毁,并喷药保护周围的健苗,再用无病苗补种。在疫区,通过加强肥水管理控制枝梢的同时,可采取以清园为中心,结合适时的喷药防治。
4、做好清理果园
冬季做好清园工作,每年收果后,收集落叶、落果和枯枝,加以烧毁。早春结合修剪,除去病虫枝、病叶、徒长枝、弱枝等,以减少病害侵染来源。喷1-2次0.5度波美石硫合剂。尤其在春、秋梢期的新梢抽出前,先把病枝、病叶尽量清除,病斑很多的大枝条也要剪除,集中烧毁,坚持做到先清园,才放新梢。
5、使用喷药保护
应按幼龄树和结果树不同而区别对待,苗木及幼龄树以保梢为主。结果树以保护幼果为主,保梢为辅。
保护新梢应在萌芽后20-30天(梢长1.5-3厘米)时,喷第一次药,叶片转绿期(萌芽后50-60天)喷第二次药。保护幼果在谢花后20天、35天和50天各喷药一次。台风雨前后应及时喷药,以保护幼果及嫩梢。
目前常用药剂有0.5%-0.8%倍量式波尔多液、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1倍液等杀菌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