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秋两季是柑桔嫁接的最佳时期。此时气温较高,雨量充沛,树液流动旺盛,有利于嫁接成活。但是,果农中经常出现柑桔嫁接成活率不高的现象,一般只有60%左右,有的仅成活10~20%,甚至百分之几,不但影响出苗率,造成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而且严重影响砧木的生长,延迟嫁接苗出圃时间。现将柑桔苗嫁接成活率不高的原因做简单分析,并提出解决的办法,为嫁接失败,或准备来年嫁接的果农们提供参考,好早做准备。
成活率不高的原因
1.砧木缺乏水分。
有的砧木,由于干旱,吸收水分少,树液不足。有的砧木营养不良,长势太弱,嫁接后不易上水,或上水很少。砧木缺乏水分,导致砧穗结合部位得不到充足的水分供应,形成层不易产生新的愈合组织,造成接穗死亡。
2.接穗变质死亡。
接穗在储藏或运输过程中,因保存方法不当或时间过长,易引起接穗脱水干枯、变色、腐烂等变质现象,造成接穗失去愈合分生能力。
3.天气选择不当。
选择天气,实际上是选择温度和湿度。晴天温度较高而稳定,有利于成活,一般日平均气温15~25℃较适合于细胞分裂活动,32℃以上的温度常发生高温损害,超过40℃时则会引起组织的死亡。雨天温度降低,湿度过大,接穗容易腐烂。
4.嫁接技术不精。
如接穗削面不平,过深或过浅,接穗削面和砧木切口不清洁,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对接不准,接穗结合面太少,未紧贴,薄膜条捆扎不紧不严,解除薄膜过早等,都会降低嫁接成活率。
5.砧、穗间不亲和。
如柚与桔、橙不亲和,将其硬接成一株,不可能长成好的植株。
提高嫁接成活率主要措施
1.熟练掌握嫁接技术。
嫁接包括磨刀、削芽、开砧、嵌芽及捆扎等全套技术,每个技术环节都与嫁接成败密切相关,必须严格把握,要求达到“平、准、紧、严”,即砧木与接穗削得平,砧穗形成层对得准,薄膜条封得严捆得紧。实践证明,嫁接基本功越好,技术越熟练,则嫁接速度越快,成活率越高。
2.选择晴好天气嫁接。
嫁接前,应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