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2时59分将迎来“立春”节气
从今天起
大地开始解冻
蛰虫逐渐苏醒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首个节气
春回大地,是时序的开端
我们传统文化中
有关“春”的成语、诗句特别多
每每读起来总是让人有一种
如沐春风的感觉
今天我们用诗句揭秘“立春”
和孩子一起边诵读诗词
边了解这些传统文化知识吧
春回大地之立春起源
SPRINGR
一年之计在于春。中国古人对“立春”非常重视,一直把它当成节日来过。
“立春”一词,早在三千年前的周朝就已出现。据《礼记》记载,周朝时,每逢“立春”,周天子亲率公卿、诸侯、士大夫,在东郊举行迎春大典,然后赏赐群臣并施惠于民。
东汉以后,朝野出现“迎春”礼俗,如妇女“剪彩为燕”做头饰,贴“宜春”于门。唐宋时,“立春”之日,宰相以下群臣要入朝致贺。明清宫廷,无论“迎春”还是“鞭春”,礼仪均极为隆重。
春暖花开之立春三候
SPRINGR
按照二十四节气的排列顺序
立春是第一个节气
又叫“打春”
就是冬至数九后的第六个“九”开始
所以有“春打六九头”之说
“五九、六九隔河看柳”
此时节会看到微微的绿色
在古人眼中
立春的标志性物候有三
一候,东风解冻
和气娴袅的东风轻抚大地
波起轻摇绿,冻痕销水中
二候,蛰虫始振
冬眠的动物虽然没起床
但是睡醒了,想伸伸懒腰了
三候,鱼陟负冰
有的冰面开始融化,可以看到鱼了
可是水面上还有一些碎冰块
就感觉鱼游的时候像背着冰块一样
当然,立春只是一个立意
之后的“柳色*金嫩,梨花白雪香”
才是春天物候历程的缩影
而立春之日仍是乍暖还寒
春意盎然之立春风俗
SPRING
立春这天
民俗信仰祭祀芒神
即句芒
它是东方之神
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万物的滋长
祭祀的目的
是为了祈求农业的丰收
立春时,民间有“咬春”的习俗
立春吃春饼,是人们
对“一年之计在于春”的美好祝福
而“咬春”嚼萝卜,则取古人
“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之意
(图片来源
网络)
立春这一天
不少地方还要“打春”
又叫“鞭春牛”
用土塑牛,内塞五谷
叩拜、打碎、抢土、拾粒
谓之抢春,以抢得牛头为吉利
这种方式体现了
人们对五谷丰登的美好期盼
漫画:鞭春
图片来源
人民网
立春之后,待到春暖花开
更少不了结伴出游
俗称出城探春、踏春
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
春光明媚之立春谚语
SPRING
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大事不宜迟
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
春寒雨飕飕,夏寒雨断流
船到不等客,季节不饶人
人误地一天,地误人一年
要想庄稼好,一年四季早
春寒夏闷多雨,秋冷冬干多风
春色满园之立春诗句
SPRING
忽对林亭雪,瑶华处处开。
今年迎气始,昨夜伴春回。
玉润窗前竹,花繁院里梅。
东郊斋祭所,应见五神来。
唐·张九龄《立春日晨起对积雪》
密叶因裁吐,新花逐翦舒。
攀条虽不谬,摘蕊讵知虚。
春至由来发,秋还未肯疏。
借问桃将李,相乱欲何如。
唐·上官婉儿《奉和圣制立春日侍宴内殿出翦彩花应制》
金阁妆新杏,琼筵弄绮梅。
人间都未识,天上忽先开。
蝶绕香丝住,蜂怜艳粉回。
今年春色早,应为剪刀催。
唐·宋之问《奉和立春日侍宴内出剪彩花应制》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
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唐·杜甫《立春》唐·杜甫《立春》
下直遇春日,垂鞭出禁闱。
两人携手语,十里看山归。
柳色早*浅,水文新绿微。
风光向晚好,车马近南稀。
机尽笑相顾,不惊鸥鹭飞。
唐·白居易《立春日酬钱员外曲江同行见赠》
犹残一日腊,并见两年春。
物以终为始,人从故得新。
迎阳朝翦彩,守岁夜倾银。
恩赐随嘉节,无功只自尘。
宋·王安石《次韵冲卿除日立春》
泥牛鞭散六街尘,
生菜挑来叶叶春。
从此雪消风自软,
梅花合让柳条新。
宋·王镃《立春》
彩胜金幡梦里,
茶槽药杵声中。
索莫两年春事,
小窗卧听东风。
宋·范成大《立春》
嫩日催青出冻荄,
小风吹白落疏梅。
残冬未放春交割,
早有*蜂紫蝶来。
宋·杨万里《腊里立春蜂蝶辈出》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
年是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
浑未办、*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熏梅染柳,更没些闲。
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
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
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宋·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日》
东风吹散梅梢雪,
一夜挽回天下春。
从此阳春应有脚,
百花富贵草精神。
宋·白玉蟾《立春》
金钗影摇春燕斜,
木杪(miǎo)生春叶。
水塘春始波,火候春初热。
土牛儿载将春到也。
元·贯云石《立春》
击罢泥牛物候新,一鞭分与万家春。
未萌草木先回润,久屈龙蛇渐觉伸。
对景谩倾银瓮酒,看花遥想玉京人。
东郊明日迎阳去,蹀躞骅骝踏软尘。
明·于谦《立春》
独饮对辛盘,愁上眉弯。
楼窗今夜且休关。
前度落红流到海,燕子衔还。
书贴更簪欢,旧例都删。
到时风雪满千山。
年去年来常不老,春比人顽。
清·*景仁《卖花声?立春》
编辑
盛梅锋刘运才
审核
丁玉新
文章综合整理自
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教育、古诗词鉴赏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