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较为寒冷的冬季与早春时节,由于大部分水果作物都不抗冻,因此水果种类与产量都较低,价格也比盛产水果的秋天要高出许多。而就在这个时候,有一种水果,正悄悄占领水果摊冬季水果C位的宝座,让广大打工人们重新实现“水果自由”。那就是不仅颜值高、味道甜,关键还物美价廉的柑橘类水果。
单押,skr~
柑橘,是橘、柑、橙、柚、枳等水果的总称。柑橘最早起源于中国云贵高原地区,已有年栽种历史。现在广泛种植于中国南方地区。
柑橘类水果品种繁多,个头、品相、色泽、味道、口感都各不相同。但要说在四川什么柑橘最受欢迎,那非丑柑和耙耙柑莫属。
被誉为是“北纬30度的味觉奇迹”的丑柑和耙耙柑,尽管深受四川人民的喜爱,但从它们的名字大家也能感受到,这种爱多少有些“粗暴”。更硬核的是,那些爱吃丑柑和耙耙柑的人,还老是搞错这俩的名字。
假粉
假粉石锤
下面就跟大家科普一下这两种水果的区别。
■■■■
丑柑与耙耙柑究竟哪儿不同?
上面有说到,柑橘类水果起源于中国,但丑柑和耙耙柑却是来自日本的“洋柑橘”。
洋甘菊:请勿碰瓷
算起来这两种水果还是同母异父的兄弟。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母亲——清见。
年,日本农水省园艺试验场将清见与一种椪柑进行杂交,成功培育出一种名叫不知火的新品种。年,日本农水省园艺试验场又将清见与另一种椪柑进行杂交,培育出了不知火的弟弟——春见。年,不知火开始被中国引入在四川地区种植。一年后,弟弟春见也来到了中国四川。
按照“入乡随俗”的国际惯例,这名字,得改。
作为平平无奇的取名小天才,四川人在取外号这件事上的天赋可谓名声在外。
不管你名字有多洋气多文艺,在咱四川,那都得返璞归真,打回原形。有瓢儿白(青江菜)、藤藤菜(空心菜)、红苕颠颠(红薯叶)等“前辈”在前,不知火与春见自然也要经历同样的改名经历,于是钮祜禄·不知火——丑柑,和钮祜禄·春见——耙耙柑,就此诞生。
丑柑和耙耙柑虽都是妈妈清见所生,但颜值却是手机前置摄像头原图和美颜十级效果拉满之间的差距。哥哥丑柑名字中一个“丑”字简单粗暴地概括了它的长相。丑柑个头大小不一,脸皮较厚,皮肤粗糙且黯淡无光,凸起的果蒂更是像开了大头特效一样,让本不“富裕”的颜值雪上加霜。
而弟弟耙耙柑果实大小较为均匀,皮肤较薄且平滑柔软,富有光泽,且果蒂部分平整或只是微微凸起,果形整体较为圆润,不仅成功继承了妈妈清见的美貌,甚至青出于蓝,更胜一筹。
两者容易被搞混,主要是因为个头与颜色相近,除此之外还与较为相近的口感与上市时间有关。
丑柑丑归丑,但味道香甜多汁,口感清脆,带有一丝淡淡的果酸味,每年12月份到次年1月份左右上市;耙耙柑比丑柑味道要更为甘甜,几乎不带酸味,果粒小而密实,无籽,口感也更为软糯,每年2~3月份左右上市。由于耙耙柑甜度更高,价格自然也水涨船高。现在部分商家为了尽快抢占水果市场,常常会提前摘果,导致许多耙耙柑在未累积足够的糖分还带有酸味的时候就被迫上市,口感也就与丑柑更加接近,这也是导致人们对丑柑和耙耙柑傻傻分不清楚的人为因素。
■■■■
为什么盛产于蒲江?
丑柑和耙耙柑在四川丹棱、乐山、蒲江等地都有种植,其中又以蒲江丑柑与耙耙柑尤为出名。蒲江盛产丑柑与耙耙柑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天时地利是基础
优越的自然环境使蒲江成为晚熟柑橘的最佳种植区。位于北纬30度的蒲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延长了丑柑、耙耙柑的生长周期,有利于水果糖分的养成与累积。蒲江境内地势平坦,地貌以平原、浅丘为主,有利于果树大面积的栽种与采摘。
#事在人为是关键
作为一个水果大县,蒲江县农村居民占到了总人口的68%(年数据)。但由于农业产业结构单一,蒲江农民曾长期以来增收缓慢。
为实现农业产业现代化,带领农民增收创收,蒲江县*府立足良好的生态优势和产业基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经过十几年的努力,蒲江成功从一个成都远郊小县发展成为现在的电商水果第一县,成为全国县域农业发展的标杆。其农业产业发展模式被称为“蒲江模式”,年,央视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栏目播出了一期名叫《丑橘逆袭背后的新农业密码》的节目,对“蒲江模式”进行了专题报道,解密蒲江丑柑产业的逆袭发展之路。
#
规模化种植
丑柑和耙耙柑的果种需要3年左右的培育期,也就是说从开始种植到实现收益要等待3年时间。*府为了带动当地农民发展柑橘产业,采取一部分果农带头种植并逐渐带动其他农户和合作社参与进来的方法,并予以鼓励与*策扶持,逐渐形成了丑柑和耙耙柑的规模化种植。
#
标准化管理
为每个农户和合作社提供标准化的柑橘种植管理、土壤改良、作物营养、病虫防控、品牌打造等一系列技术支持。
#
全渠道运营
保证传统的线下批发与零售畅通稳定的同时,大力开发线上的互联网农业。运用实体渠道与电商渠道相结合的方式,为所有终端的客户提供蒲江丑柑和耙耙柑的销售与售后服务。
#
产销一体化的融合发展
打造产销对接会,如丑柑节,农旅观光体验活动,吸引消费者、媒体、果农、供货商等各类资源参与进来,形成产销一体化,全面提升蒲江县的地方知名度与蒲江丑柑和耙耙柑的品牌知名度。
#
一二三产业联动
充分运用本地农业资源与地域优质,带动食品加工业、旅游业,运输业等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提升蒲江丑柑和蒲江耙耙柑的产品附加值。
#
产业生态的重构
打开了知名度的蒲江开启了引流之路,充分运用电商水果第一县的身份,开始为其他地区提供“蹭热点”服务,让“蒲江模式”惠及周边的攀枝花、眉山,甚至云南的昭通,打造产业互联网时代的新型产地供应链的综合服务体系。
凭借高质量发展的农产业,蒲江先后被评为中国优质杂柑之乡、全国“兴果富农”百强示范县、全国首批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示范县、年度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县。蒲江丑柑和蒲江耙耙柑也分别于年和年获批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商业品牌价值进一步提升与巩固。
尤其是作为蒲江三大主导产业之一的蒲江丑柑,不仅在全国市场份额高,更是远销海外市场,出口到俄罗斯、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等地,成为四川农产品走向全国消费市场的典型代表。
■■■■
文字
银杏文化学院
图片
均来源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