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惠来县溪西镇,有一片几百亩的果蔬基地,那里一年四季瓜果飘香,是当地农户希望的田野,也是基地负责人李水龙的辛苦成果。今天的《我们都是追梦人》,一起走近李水龙,听听他盘活丢荒土地的故事。
在溪西镇尖坑村一片苦瓜棚子里,李水龙正在指导农户加强田间管理,提高苦瓜的生长速度。望着满棚又密又大的苦瓜,农户詹松林满心欢喜。
农户詹松林:很高兴,比以前好多了,以前没人指导,还亏本,现在种了这些瓜类算是丰收。
詹松林是今年初加入李水龙的合作社,如今他原来几乎已经丢荒的林地重新披上了绿装。
合作社负责人李水龙:我们种植了*瓜、苦瓜、火龙果、潮州柑、砂糖桔、“皇帝”柑、陈皮柑、辣椒等等,面积超过亩,还有养殖,鱼塘养鱼养鸭。
李水龙原来在外地经营一家餐馆,还在家乡惠来县溪西镇承包一片林地,种养原生态农产品和禽畜,他不断学习,从一名农业门外汉逐渐变成种养能手。
合作社负责人李水龙:经过五六年的摸索,发现我们并不一定要农药化肥,我们通过技术研发团队,我跟省农科院几位农业师探讨。
为了改善土质,促进农作物生长,李水龙坚持使用菌肥,并实现肥水一体化管理。
菌肥供应商:土壤经过肥料的改良,能把有害菌杀掉,产生一种有益菌,土质全部松开了,植物的根系非常好,所以长出来的挂果非常健康。
合作社负责人 李水龙:这个管子是我们的肥水一体化,不用人工的,水和肥在机械操作下源源不断输送过来,这纸是防草保湿,盖上去不用除草,因为周围除草的话会使用根系受伤。
年,李水龙成立合作社,把农户的丢荒土地整合起来,合理规划,统一管理,不过,当初很多农户并不支持。合作社负责人 李水龙:原来这一片都是丢荒的,后来我们通过村民、干部做工作,逐户做工作,把土地流转过来。
李水龙把农户流转过来的林地规划成不同的片区,建设机耕道,搭建棚子,分别种植苦瓜、南瓜、柑橘、辣椒等农作物。有了科学的管养,广阔的销售渠道,原本丢荒的土地逐渐为农户带来了收益。
农户詹松林:加入合作社之后才能种植好,也不愁销路,他们公司有来收购,前一季度算起来收入有10万元。
看到农户有了收益,土地的利用价值也大大提升,李水龙有了更大的信心,接下来,他将扩大合作范围,让更多单打独斗的农户共享合作的成果,让丢荒的土地盘活起来。
民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