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发展,我县探索出低海拔地区(河谷地带)种植*果柑、中海拔地区种植枇杷、核桃的模式,形成了农业产业发展的三大主打产业。但有一些村位于海拔米以上的地区,已经不适宜种植*果柑、枇杷和核桃,这些地方的发展怎么办?
为此,我县给出答案——发展庭院经济。
中草药种植成为中高山地区致富途径
丰乐乡是我县百里金果长廊的第一站,也是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历史最悠久的乡镇之一。
位于丰乐乡中山地区的高桥村、松树村等地,村民依靠独特的区位优势、气候及土壤等有利因素,发展起了*草产业。
被当地村民称为*草的植物还有一个名字叫石斛。
在通往丰乐乡高桥村2组刘崇发家的联户路上,道路两边的石头上种满了石斛。走进这位77岁老人家的院坝后,一株樱桃树上,垂下几株样貌奇特的植物,远远看上去就像一头绿色的头发倒垂下来。刘崇发提起他和石斛的故事,要先从樱桃树上的这几株奇特的植物说起。
“这个植物叫‘捆仙绳’,是我在大山林中采药采到的,回来后就把它种到了樱桃树上,没想到它陪伴了我三十七年。”刘崇发说,“捆仙绳”这个名字是他从药书上对照样貌和形态后知道的,“捆仙绳”泡酒具有通经理气的功效。
年,也就是刘崇发将“捆仙绳”带回家种植的那年,石棉县组织召开了一次会议,当时的县医药局局长在会上为参会人员讲了一课。“如果有人能将野生*草变为家种,到年底医药局会组织验收,成功一株补助5分钱。”刘崇发说,*草是药材,种植不占用土地,不占用劳动时间,不用肥料,如果能成功这无疑成为增收的一大助力。功夫不负有心人,刘崇发的*草活了,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如今,老人靠*草这一项一年就能收入四五万元。
大家都富了脱贫目标才能实现
“四十多岁的时候,我对采草药很热心,一有空就拿着医书往树林里钻,你看我家这十几种中草药全是我从山上挖下来种的。”刘崇发说,*柏、杜仲、厚朴、木瓜、白鹤草、川穹、白芨、重楼装点了他房前屋后的一亩三分地,半山腰中的小院充满了药香。
后来,刘崇发成为高桥村2组的组长,他便带领村民一起种植中草药,共同致富。“刚开始大家贷款来种,收成后不仅还清了欠款还有了余款。”说到这儿,刘崇发有点激动。他说那时候县上开大会,县委书记当场表扬了他,并夸他一年就把倒补户“消灭完”。这句夸奖让他很受用,刘崇发带领村民发展中药材的劲头更足了。
“种植中草药要按照它的特征特性来管理,比如说重楼,不能见粪料,我们这里气候条件好,让它自己生长就可以了,不用打药。”刘崇发说,当时有不少村民来他家取经,他便把自己知道的全部传授给村民。“只有大家都富起来,带领大家致富的目标才能实现!”刘崇发说。
有一次,刘崇发去其他种植户家中观察药材种植,看到有种植户正在给*草施农家肥,刘崇发三步并作两步去抢过粪料,并告之不能用粪料,让其自然生长在石头上就行。
发展庭院经济拓宽脱贫致富路
相比石斛种植,重楼在高桥村种植算是起步较晚。“有几年,重楼价格从一元多一斤涨到五百多元一斤;石斛的价格涨起来了大家就卖石斛。”刘崇发说,反正家家户户都种了十余种药材,而且大多都是从山上挖下来种植的,因此高桥村的中药材不用担心价格低卖不出去的问题。
刘崇发只是该县发展庭院经济的一个缩影。在进一步带动全县群众增收致富、打造农旅融合新发展的进程中,我县有了更为长远的规划:中高山村组发展庭院经济,进一步进行农房改造,邀请专业景观设计师,按照微田园的发展模式,将中高山打造成为新兴旅游地。
近年,在石棉全县上下着力推进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庭院经济作为重点推进项目美了小院、富了农家,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发家致富。无论是丰乐乡高桥村的庭院中草药种植,还是草科乡友爱村的香菇种植,庭院经济为石棉县中高山地区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注入了崭新的活力。
文字来源:雅安日报
往期内容精选,点击直接查看:
过去的一年——系列报道(一)
急转丨城区“1号地块”交通管制,今日正式实施!怎么绕道走,小编告诉您!
我县实施互联网+健康扶贫助推脱贫攻坚
长按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