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柑橘黄龙病田间诊断,分五步走
TUhjnbcbe - 2021/5/25 16:46:00

迄今为止,柑橘*龙病菌仍不能在离体条件下获得纯培养,因此对该病的研究受到制约。

虽然此前加州大学弗赛德分校的生物学教授称在野生柑橘亲属中发现了一种抗菌肽能用于治疗*龙病,但目前还在尝试阶段。因此,抓苗木、防木虱、砍病树的三板斧,依旧是是*龙病防控的标准方法。

柑橘在各个生长时期都有可能感染*龙病,染病后经过一段长短不一的潜伏期后才表现症状,而每年10~12月是病树中病菌基数累积量最大的阶段,显症最为明显,是田间识别的最佳时期。

柑橘*龙病的症状

柑橘*龙病的症状从叶片开始显现,然后逐步向根部蔓延。

感染柑橘*龙病病叶图片来源:吴丰年

注:a为健康叶片;b为低菌浓度病树;c为高菌浓度病树

柑橘植株被*龙病菌浸染后,叶片开始出现*化、变脆、变硬,与正常叶片相比叶缘收缩等症状。

叶片*化除典型的斑驳状外,还存在均匀*化、缺素*化、叶脉*化等。

由于植株感染*龙病菌后引起韧皮部组织坏死和筛管堵塞,使得淀粉代谢异常,运输受阻,叶片积累大量淀粉导致叶脉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肿大,叶面不平整,叶片失去光泽。

病果通常较小或是畸形,转色失常,出现“红鼻子果”或无光泽的“青果”症状。

除去外观品质,病树因蛋白质、多种糖酸含量以及淀粉等生理指标与健株相比差异明显,果子通常是寡淡无味的,毫无商品性可言。

感染*龙病的柑橘树后期会出现根系腐烂和坏死的症状,表皮易脱,根系腐烂的部位与枝梢*化的位置相对应,最终整株*化。

*龙病的田间诊断五步走

①斑驳状*化叶片和“红鼻子”果是柑橘*龙病的典型症状,可作为田间诊断的主要依据。

②秋梢均匀*或大面积缺素型*化建议结合此前木虱发生情况、是否有早花现象等辅助判断。

③依据染病植株淀粉运输受阻,沉积在叶片上的原理,可采用淀粉-碘反应检测技术来进行检测,有这种试剂卖的,注意磨掉样品叶片正反面表面蜡质层,节省脱色时间。

④拿不准时,别存侥幸心理,抓紧送检,通过PCR检测技术复查。

⑤不幸确证后,先清园杀木虱,再砍树,最后妥善处理病兜,减少不必要的传播。

本文由农业助手团队编写整理,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农业助手(ID:nyzs),且勿修改文章内容,修改必究!

华垦黑马VI

农业助手专家库成员,更多种植问题,可扫描加好友详聊~

点小花花,让他们知道你“在看”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柑橘黄龙病田间诊断,分五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