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一些柑橘产区因气候异常和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柑橘锈壁虱为害严重,影响了果实外观和产量,如不及时防控,就会多年连续为害。锈壁虱为害俗称铜病,“一年铜,三年穷”可以说明其为害的严重性。高温正是柑橘锈壁虱大发生的季节,可导致橘园出现大量黑皮果,有的人甚至会误认为是病害,应该引起重视。
形态特征
柑橘锈壁虱又叫锈螨、锈蜘蛛,属蜱螨目瘿螨科,被为害的果实叫牛皮柑、黑炭丸、火柑子等。成螨体长0.1~0.2毫米,胡萝卜形或楔形,*色或橙*色,头小,向前方伸出。卵圆球形,表面光滑,灰白色,透明。幼螨孵出时为三角形。若螨体形如成螨,但较小,半透明,1龄时灰白色,2龄时淡*色。
危害症状
锈壁虱只为害柑橘类植物,成螨、若螨均可为害,是为害柑橘的严重害虫之一。该虫的成、若、幼螨以刺吸式口器刺入果实,当油胞被破坏后,溢出的油被氧化使果实变成黑褐色。受害果发育缓慢,果皮失去光泽,木栓化,粗糙,布满龟裂状细纹,品质严重劣化,几乎丧失商品价值。叶片受害后,叶背变成似火烟熏过的黑褐色,但抹不去。而煤烟病的霉层则是可以抹去的。当发现果皮(或叶背)变成黑褐色后再喷药剂进行防治,防治时期就明显错过了。
发生规律
锈壁虱在全国各柑橘产区都有发生,且寄主只限于柑橘类。每年发生代数达18~30代,平均发生20代左右,广东、海南、广西年发生25代以上,无明显越冬期,世代重叠,发生高峰期可看到幼螨、若螨、成螨同时出现。锈壁虱借风力、昆虫、器械、鸟类、苗木传播蔓延扩散。7~8月份虫口密度达到当年的最高峰,7~10月(有的地方是7~8月)为发生盛期,对果实危害最严重,秋梢抽生后,转移到秋梢危害。干湿度对锈壁虱的发生有很大的关系,7~9月如果高温高湿,不利于其生存繁衍,但若此期高温干旱,则发生危害加重。8~10月为发生盛期,此时如果温度适宜(月平均温度25~27℃,相对湿度85%左右),常常会猖獗成灾,形成大量的黑皮果。秋风起后,随着气温的逐步下降,虫口就会随之逐渐减少,但在冬暖年份的11月仍有危害。
锈壁虱防治
1、按照锈壁虱发生规律做好防控预案,预防为主,防重于治!从5月份起重点巡查,发现个别果发*起灰立刻安排化学防治;
2、选用对锈瘿螨敏感的药物喷施,注意药物的轮换;
3、合理修剪,使树体通风透光,利于农药覆盖;
4、提高打药质量,确保不留死角,已经有初发生的注意加杀卵剂,或者7天杀一次回马枪;
有效药剂:
丁硫克百威(果树上已经限用)、苯丁锡、唑螨酯、*死蜱、矿物油、虱螨脲、除虫脲、氰戊菊酯、石硫合剂、电击波(3%噻虫嗪ULV+1.5%阿维菌素ULV)
果博士农服用药推荐:▼往期精彩回顾▼柑橘8月份管理要点柑橘砂皮病流行规律及防控措施修剪中的“葵花宝典”,常见的柑橘修剪方法病*性病害,柑橘中的“艾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