锈壁虱,又叫锈蜘蛛,是柑橘上重要害虫之一,近几年来,一些柑橘产区因气候异常、管理不善乱用药等原因,造成柑橘锈壁虱为害严重,影响了果实外观和产量。
锈壁虱,越冬成螨在春季日均气温上升至15℃左右时开始取食和产卵,以后逐渐向新梢迁移,聚集在叶背的主脉两侧为害。5~6月份迁至果面为害,7~10月份为发生盛期,尤以气温25~31℃时虫口速增,11月份气温降至20℃以下时虫口减少,12月份气温降至10℃以下时停止发育,转入越冬。该螨喜隐蔽,在1株树上,先从树冠下部和内部叶片上发生,然后移至果面和外部叶片。高温干旱、管理粗放、树势衰弱的柑橘园,其锈壁虱发生和危害较重。
要对柑桔锈蜘蛛进行有效的防治,应当对柑桔锈蜘蛛的危害习惯有较清楚的了解,选用能杀死螨、卵的农药,不同农药交替使用,并无遗漏。具体防治措施如下。
1、建立综合防治的观念,保护和利用天敌。做好冬季清园,降低越冬虫口基数。合理修剪,提高果园的通风透光程度,以减少虫源。合理施肥,增加植株抗虫能力。改善生态环境,可通过在柑桔园保留浅根、良性杂草或种植绿肥等覆盖植物,为捕食螨的繁殖创造有利条件。多毛菌是柑桔锈蜘蛛主要天敌,在柑桔锈蜘蛛大发生的夏、秋季,应尽量避免使用波尔多液等含铜杀菌剂,因为果园喷洒波尔多液后,能杀伤天敌多毛菌,同时铜元素刺激柑桔锈蜘蛛的活力,加快繁殖,导致柑桔锈蜘蛛爆发。
2、做好关键时期监控,适时防治。在6-10月,温度和湿度利于柑桔锈蜘蛛生长繁殖的时期,加强虫情检查,检查树冠下部和内部的叶片,以及幼果背面,特别注意下垂的内膛果,当个别树有少数叶片或幼果上有一层看似灰白色粉状“灰尘”或黑皮时,应立即进行药剂防治。
3、药物选择和正确用药。选择药剂时一定要考虑到对嫩叶和果实的安全性,不能出现药伤,尤其是夏秋季温度高,并注意所选农药防治的对象和使用条件,并交替使用。如具有杀螨卵作用较强的杀螨剂:四螨嗪、溴螨脂、噻螨酮、螺螨酯和乙螨唑等及其之间的复配剂;在温度相对较高条件下使用才有良好效果的杀螨剂:有机锡类杀螨剂及其复配制剂等;通用类型杀螨剂:阿维菌素、三氯杀螨醇、三氯杀螨砜、哒螨灵、虱螨脲等及其之间的复配剂。
科学操作方法,首先配药时要先用少量清洁水稀释,搅拌均匀后,再加足水量。忌用浑浊的水配药,否则会影响到药的效果。因为浑浊的水中含有泥沙等杂质,会吸附或钝化药剂的有效成分,使药效降低。其次是药液雾化,选用成雾性好的喷头,雾化的药液才最大量地飘落在树的叶片正面与背面,接触到虫体。柑桔锈蜘蛛性喜荫蔽,常从树冠下部和内膛向上部和外围扩展,以果蒂及果实背阴面,叶片背面为栖息场所,如果不是雾化的药液是很难喷到叶背。杀螨剂多是触杀剂,药效好坏,是以喷到叶片或害虫上的药剂量有关。最后是喷药防治时必须先喷树冠的内部,后喷树冠的外围,叶背和果实的阴暗面,应周密喷雾,才能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本文改编于网络,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本平台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若侵犯著作权,请主动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章,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文章来源: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