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朋友,点上方眉山那点事儿.看眉山最新消息
每天都要看「眉山那点事儿」
广告/合作:
眉山市农业农村局
关于加强晚熟柑橘应对极端天气管理
的通知
眉山天府新区乡村振兴局、各县(区)农业农村局:
近年极端天气频发,去年春末高温干旱、夏季洪涝、冬季低温霜冻等气象灾害对我市晚熟柑橘生产造成一定影响。当前正值晚熟柑橘周年生长开端,是防范极端天气关键时期,为持续有效防范极端天气对晚熟柑橘生产的不利影响,保障晚熟柑橘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提前谋划
眉山天府新区及各县(区)要高度重视,强化责任意识,充分应用近年来应对极端天气的晚熟柑橘生产成功经验,提前谋划,积极准备,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极端天气。
二、加强宣传,做好指导
组织专家、农技人员深入一线,加强晚熟柑橘应对极端天气技术宣传和培训指导,结合果园实际,做好气象灾害防范(详见附件)。
三、部门联动,适时调度
眉山天府新区乡村振兴局和各县(区)农业农村局要加强与气象、应急等部门联系,及时掌握天气变化情况,充分利用媒体、短信等形式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和防范措施,做好生产指导。适时调度、上报极端天气对晚熟柑橘产业影响数据,确保灾情监测和应急处理。
附件:
1.晚熟柑橘应对春旱和异常高温技术指南
2.晚熟柑橘应对夏季高温强光技术指南
3.晚熟柑橘应对夏秋季久旱骤雨技术指南
4.晚熟柑橘应对夏季洪灾技术指南
5.晚熟柑橘应对秋季涝灾技术指南
6.晚熟柑橘应对冬季低温冻害技术指南
眉山市农业农村局
年3月31日
附件1
晚熟柑橘应对春旱和异常高温技术指南
一、气象分析
(一)春旱。通过对眉山市降水分析,区域内雨量丰沛,年降雨量-mm。但降雨分配不均匀。5-9月为降雨集中时段,降雨量占年总降雨量的85%左右,而冬春季节降雨量只占年总降雨量的15%,春季连续15天以上无降水,土壤相对含水量在60%以下,容易造成树体的生长障碍。
(二)异常高温。在柑橘花期到幼果期间,出现30℃及以上的高温异常天气,就会影响其正常开花结果,出现时间越早高温危害越大。在此期间因出现高温天气而导致的异常落花落果,造成产量损失的现象称为柑橘热害。其中在年花期和年幼果期均出现了30℃以上的连续高温天气。
二、极端天气造成的危害
春季柑橘树体萌芽,新梢生长,花芽形态分化、开花座果,在此时期往往需水量较大,如果在该阶段出现干旱,将导致新梢萌发不整齐、萌发时间偏迟、花芽质量降低,易造成座果不良,在花期和幼果期出现30℃以上持续3-5天的高温,对于敏感的品种,如爱媛38、清见、温州蜜柑,常常造成大量的落花落果,甚至绝收。
三、启动应急技术的标准
在柑橘花期到幼果期间,根据天气预报近15天内是否连续出现3天30℃以上的高温为判断标准,一旦出现,因地制宜开展应急技术。
四、预防技术
(一)深翻改土。深翻、增施有机肥,通过深翻引导根系向深层扩展,促进形成强大的根群,增强根系抗逆性,通过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每年9-10月进行,挖环状/条状/放射状施肥沟,深度为30-40cm,亩施用-kg商品有机肥。
(二)调节生长节奏,应用“三早”技术
1.早促根。萌芽前(2月上中旬),通过灌施水溶性有机肥+促根液,打破根系被迫休眠,促进根系吸收和生长。
萌芽前后(3月初),再次灌施水溶性有机肥+水溶性复合肥2-3次,促春梢早萌发、萌发整齐。
2.早壮梢。春梢展叶至成熟阶段,每隔7-10天喷施高磷高钾叶面追肥2-3次。促进新梢成熟和老化。避免梢花、梢果之间的养分竞争,减少落花落果。
3.早保果。开花前(3月底4月初),通过叶面追施钙硼微肥、海藻素和芸苔素,提高树体光合效能和花芽质量,增强树体对不良环境的抗逆性,从而提高座果率。
(三)草生栽培。保留浅根矮化的良性杂草或选用适宜的草种进行生草栽培,可减少太阳对土地的直射,降低地面温度,增加田间湿度,可减少高温落果。根据青神县的经验,9-10月份种植光叶紫花草,至来年5月下旬光叶紫花草覆盖果园地表,5月下旬结荚死亡,草籽在当年9月萌发生长。
(四)花前复剪。在早春减少修剪量,可带花修剪,对弱花枝、交叉枝、重叠枝、病虫枝条等进行剪除,减少叶面水分蒸发,促进树体早积累,增强树势。
五、应急技术
(一)增加保果次数。在常规的情况下,分别在4月下旬(谢花80%)和5月中下旬喷施营养液+芸苔素+海藻素+进行保果。根据高温出现的时间,适当的增加保果次数。要注意使用浓度与次数避免出现浮皮果、粗皮果。
(二)灌水喷水。根据墒情增加灌水次数,灌水方法主要有沟灌、喷灌、穴灌和滴灌,但最好不进行漫灌。灌水要注意必须一次灌透,灌水太少,达不到应有的补水降温效果,还会引起土壤板结,破坏土壤结构。灌水选择在上午9点前或下午5点以后至晚上为宜,灌水时可以加入氨基酸、腐殖酸类有机水溶肥,增加土壤持水力。在出现高温的当天上午10-11点进行树冠淋溶,以降低果园气温。
(三)覆盖遮阳网。有条件果园宜选用遮光率为45%-65%的SZW-14型黑色遮阳网覆盖。
六、补救措施
(一)控制夏稍旺盛生长。出现落果以后,由于花果数量的减少,注意夏梢的控制。保证早秋梢的正常抽发和晚期梢抽发的控制。
(二)适时肥水管理。结合树势和果园情况,适时肥水管理。
(三)加强病虫管理。防止因为没有产量而造成的果园失管。
附件2
晚熟柑橘应对夏季高温强光技术指南
一、气象分析
柑橘日灼病,是由高温和强烈光照使果皮组织受到灼伤而造成的病害。常发生在6~9月高温季节,此时正值柑橘果实膨大期,其间日最高气温通常在30°C以上,且日照时间长,气候干燥,当果皮温度达到40°C以上时便受到灼伤。
二、极端天气造成的危害
6-8月正值柑橘果实膨大期,果实生长速度快,果实表面细胞相对发育成熟度不高,抗逆性差,易受强光照的影响,导致日灼。受害果皮初呈灰青色,后变为*褐色干疤,粗糙硬化果形不正。受害轻者果皮灼伤;受害重者果皮坏死,囊瓣汁胞粒化、干缩,汁少味淡商品价值受到影响日灼病以危害果实为主,受强光直射的老枝、树干和树皮也会有日灼症状。
三、启动应急技术的标准
在柑橘果实膨大期(7-9月),根据近15天内的天气预报,一旦出现日最高气温30°C以上,且日照时间长,紫外线指数9以上,并且空气湿度小,气候干燥,土壤相对含水量在60%以下,空气湿度在40%以下,因地制宜开展应急技术。
四、预防技术
科学管理的果园能有效规避日灼病的发生。日灼病的预防应从早着手,综合治理。
(一)控制氮肥。根据调研,幼树、旺树、氮素偏重的树体日灼发生较为严重,而树势中庸的日灼发生较轻,因此,注意早春氮肥的控制,不偏施氮肥,应该做到磷钾平衡。
(二)加强中微量元素的应用。在花期、果实膨大期、花芽分化期加强钙镁肥的应用,在4、7、9月追施钙镁肥,亩全年施用量15-20kg。在果实膨大期叶面施钙和海藻素,以增强果实的抗性。
五、应急技术
(一)加强钙的应用。在出现高温强光的季节,叶面、果面追施钙和海藻酸,以增强果实的抗日灼能力。
(二)遮阳。对着生在树冠顶部和树冠外围的果实套上柑橘专用袋或于果实向阳面贴纸,这是预防柑橘日灼病最有效、最直接的措施,相应的成本较高。有条件的果园可以在高温来临之前覆盖遮阳网。
(三)石灰水喷果。在易发生日灼果的方位,喷布(1%-2%熟石灰+0.1%食盐),起到反射强光的作用,降低果面和叶面温度,降低日灼放生率和日灼程度。但石灰水浓度不能太高,以免发生药害。
六、补救措施
对于日灼较轻的树体,通过根外追施海藻酸+平衡营养,对于日灼较重的树体,果实日灼严重,失去商品价值,应及时疏除,根外追施海藻酸+平衡营养,并做好病害防治的工作。
附件3
晚熟柑橘应对夏秋季久旱骤雨技术指南
一、气象分析
在果实迅速彭大期(6-9月),本区域易出现久旱骤雨或大雨后既晴的气候。
二、造成的危害
裂果的发生是由于果实内部生长应力增加,而果皮不能抵抗这种应力增加的结果。该病一般在8-10月壮果期伏旱骤雨之后发生,由于大量的水突然进入果实组织,使细胞膨压增加,内部生长应力增大,导致裂果。导致果实脱落,以及炭疽病的感染。本地区易出现裂果的品种有脐橙、明日见、甘平等。
三、启动应急技术的标准
在柑橘果实膨大期(6-9月),根据近15天内的天气预报,一旦出现日10天以上无降水,且土壤相对含水量在60%以下,因地制宜开展应急技术。
四、预防技术
(一)深翻改土。加强土壤管理,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性能,以减少裂果。
(二)草生栽培。6-8月份保留园中的杂草,或种草,但要清楚树盘内的杂草,待草长高时锄下覆盖树盘,保持土壤水分。
(三)做好水分管理。根据柑橘果实膨大需要及时适量灌水,及时排水,维持土壤水分的稳定,可减少裂果。久旱之后灌水量不能过大,如需灌水,应先用喷雾器喷湿树冠,然后进行灌水,少量多次。避免过时吸收水分太多产生裂果。
(四)增加钙肥的应用。在花期、果实膨大期、花芽分化期加强钙镁肥的应用,在4、7、9月追施钙镁肥,亩全年施用量15-20kg,特别是花期前后钙肥的应用。在果实膨大期叶面施钙和海藻素,以增强果实的抗性。
五、补救措施
(一)果实管理。对于裂果的果实,失去商品价值,应及时摘除,并做好病害防治的工作。
(二)开沟排水。降雨后及时清理和疏通排水沟,降低土壤水分变化幅度,保证土壤水分供应均衡。
附件4
晚熟柑橘应对夏季洪灾技术指南
一、气象分析
本地区6-9月为降雨集中时段,其降雨量占年总降雨量的85%左右,是全市夏季洪灾的重要原因。汛期(7-8月),全市各区(县)有3-5次暴雨天气过程,降雨时间集中,易发生洪灾。
二、造成的危害
7-8月是洪灾易发期,在短时间内集中降水容易造成山地果园土壤的严重冲刷侵蚀,果园排水不畅,土壤中的水分过多,致使根系处于积水环境,影响养分和水分的吸收,导致落叶落果、烂根和根腐病爆发,甚至树体死亡。
三、启动应急技术的标准
当果园出现排水不良,有淹没的情况下启动应急技术及补救措施。
四、预防技术
(一)健全果园排水系统。暴雨涝灾预防每年雨季来临之前,要进行排水系统的修复工作,配备必要的排水设备,特别是地势低洼的果园,更要注意涝灾的预防,保证排水系统的畅通。对果园拦山沟、排洪沟、排水沟、背沟、沉沙凼等排水系统进行整治、疏浚、加固,清除沟中杂草、淤泥、石块、垃圾等,保持排水系统畅通,容易垮塌的部位用石块等加固。
1.坝区果园。排水较困难的果园要增加排水沟密度、加大排水沟深度,以2行树为一畦,两畦之间做沟,深度不低于60cm,主排水沟深不低于1m。有抽水排水设施的果园要做好设施的日常维护。
2.山地果园。分为梯田果园和未改梯果园。改梯果园依照坝区果园,在厢面上开背沟和顺沟,深度为60cm;未改梯田果园,做好网状开排水沟,深度50cm以上。有条件的果园修建沉沙凼,减少泥沙下山。每次大雨过后,检查、清理和修复排水系统,及时将积水排出果园。
(二)健全区域内排水系统。对容易出现洪涝灾害的园区应统一部署、设计规划排水体系,完成区域内排水系统的建设。同时,在每年在出现暴雨之前,组织人员进行维护,梳理。有暴雨预警前期,组织人员排查。
(三)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加强土壤管理,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提高通气透水能力。
(四)注意新建果园选址。果园选址应避开地势低矮,容易发生洪灾区域。
五、应急技术和补救措施
(一)排除果园积水。及时疏通果园深沟,排尽表土积水和土层渍水,降低厢沟水位和土壤水含量,促进土壤疏松透气,积水严重的用大马力的抽水机抽水。同时,待天气放晴后适当浅翻土壤,以防板结和减少地表水分蒸发,加快根系恢复生长,并对土壤进行消*杀菌。
(二)清淤培土。洪灾过后,及时将淤积泥沙进行清理,淤泥掩埋了的根颈要扒开露出。对泥土被冲走、根系裸露的果园要及时培土。
(三)整理树体。被淹果园在退水过程中,要边退水边用清水喷洗,将滞留在叶片、果实和枝干上的泥浆、泥沙等污渍物冲洗干净。这些污渍物在未干燥前容易冲洗,一旦干燥后则很难冲洗掉。同时,将挂留在树上的树枝、杂草和垃圾等杂物清理干净,集中填埋或烧毁。把倒伏的柑桔树扶正、加固、培土,注意扶正时避免拉断根系;剪掉折裂枝干,摘除伤果,大伤口涂刷保护剂。根系受损较重的,必要时摘除部分或全部果实,剪掉部分或大部分枝叶,暴露的枝干刷白色涂料防日灼。
(四)调节平衡营养。强降雨后土壤水分充足,既导致某种营养供应过旺,又造成某些营养元素供应缺乏。可根据前段时期施肥情况酌情给土壤补施速效氮、磷、钾元素肥,或增施腐殖酸类的有机肥,或叶面喷雾0.2%-0.3%磷酸二氢钾、锌、镁等中微量元素,并且选择性补充果树专用肥料,使其尽快恢复树势。
(五)病虫防治。暴雨过后,对果园进行全面杀菌消*,对树体和地面无死角喷布杀菌剂,如波尔多液、石硫合剂、乙蒜素、甲基托布津、百菌清、丙森锌、退菌特、咪鲜胺等,但要注意不同品种对杀菌剂的适应性。在红壤、*壤等酸性土壤区,地面可直接撒施石灰进行消*。洪涝过后因伤口较多、空气潮湿,有的果园还会萌发较多新梢,容易爆发溃疡病、炭疽病、树脂病、疫菌褐腐、褐斑病等病害;同时柑桔木虱、潜叶蛾、蚜虫、锈壁虱、红蜘蛛等害虫也较易发生,要做好针对性防治。注意高温天气农药种类和剂型的选择,也要避免在高温的中午喷药,以免引起药害。
附件5
晚熟柑橘应对秋季涝灾技术指南
一、气象分析
根据眉山地区的降雨进行分析,秋季绵雨多,易出现涝灾。
二、造成的危害
9-10月是涝灾易发期,此时正值花芽分化,以及根系的第三次生长高峰期,田间湿度过大,造成根系生长不良,影响养分和水分的吸收,导致落叶落果、烂根和根腐病爆发,并且影响花芽的分化。
三、启动应急技术的标准
土壤相对含水量大于90%以上,持续3-5天的情况下因地制宜启动应急技术及补救措施。
四、预防技术
(一)及时清沟排渍,做好田间管理。修整和加固排水沟渠系统,保证完善畅通。及时开沟清淤,清沟排渍,排除果园积水,以降低地下水位和果园湿度,使果园土壤保持最大程度的通气状态。
(二)清耕除草。适当的清耕,清除果园杂草或种植的绿肥。
(三)改良土壤通透性。加强土壤管理,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通气透水性能。
五、应急技术及补救措施
(一)清理排水系统。涝灾发生时,尽快在果园内开通排水通道,有排水沟的果园,要及时清除沟渠内造成堵塞的河沙、淤泥、干枝落叶等物质,保证排水通畅。对于涝害比较严重的果园,可选择离植株一定距离的地方开设集水池,之后通过水泵等机械工具排出果园。
(二)松土换气。涝灾发生过程当中,及时清理果园中的地膜、地布、秸秆、杂草及枯枝落叶等覆盖物。在果园地面稍干时,对树盘或全园进行地表松土,改善土壤透气透水性能,加快土壤水分蒸发。
(三)加强叶面追肥和病虫防治。追施大量和微量元素,补充树体营养,同时针对病虫进行防治,以减少由于根系受损所造成的落叶和落果。
(四)断根施肥。对长期湿度较大的果园,应采取断根施肥,以促进花芽分化。
附件6
晚熟柑橘应对冬季低温冻害技术指南
一、气象分析
通过对眉山市气温分析,全年无霜期-天,通常意义上的冻害很少发生。但在本地区12月至翌年2月的冬季时有霜冻出现,一般有3~7天,年1月持续7天以上的冻害对眉山部分区域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造成的危害
低温冻害受多重因素的影响,果树自身的抗性(包括品种果皮表面细胞的紧密程度和树体抗性),霜冻发生的程度(低温强度越大、低温持续时间),果实表面冰核细菌的数量,以及果实表面的水分等因素有关,因此预防低温冻害是一个综合技术措施。根据晚熟柑橘品种特性,在保护措施下,不超过-3℃的绝对最低温度一般能够实现安全越冬。本地区低温冻害多发生在12月下旬至2月中旬。树体发生冻害,导致果实腐烂、叶片焦枯、枝干坏死。
三、启动应急技术的标准
在冻害发生期,白天晴好无风、夜晚低温霜冻的天气最容易造成平坝、丘陵河谷等区域柑橘的冻害。结合天气预报和果园实际情况采取应急技术。
四、预防技术
(一)加强树体管理。秋冬季节要加强桔园管理,深翻、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的肥力和通透性,增强抗寒能力。同时做到平衡施肥,施肥不当容易引起晚秋梢旺长,易引起冻害。因此,施肥要做到确保促进早秋梢生长,抑制晚秋梢,促进枝叶组织的充实健壮和养分的积累,对已经萌发的晚秋梢要及时摘除,以有利于安全越冬。
(二)加强叶面追肥。在入冬前(9-10月),通过叶面喷施高磷高钾和海藻素叶面肥促进叶片老熟,提高细胞汁液浓度,并给树体提供部分御寒的能量。
(三)中量元素平衡。加强钙镁肥和微量元素的应用,钙元素是果胶形成的重要成分,通过补充钙元素,可以提高果实表面的抗性。在花期、果实膨大期、花芽分化期加强钙镁肥的应用,在4、7、9月追施钙镁肥,亩全年施用量15-20kg。在果实膨大期叶面施钙和海藻素,以增强果实的抗性。
(四)加强中微量元素的应用。硼元素是促进疏导功能和脂的合成。本区域是我国低硼地区,土壤含硼量仅有0.2ppm,加强硼元素次数的补充,应在每年4月上旬、5月上旬,7月下旬和9月中旬进行叶面追施,9月中旬结合基肥土施,亩施用量-g。
(五)加强果面病虫防治。加强能够造成果面伤害的病虫害防治,花期灰霉、树脂病和蓟马的防治;果实膨大期树脂病、炭疽病、疫病、日灼病和锈壁虱的防治;果实转色期炭疽病、油斑病和红*蜘蛛的防治。
(六)冰核细菌的灭杀。利用生物制剂灭杀冰核细菌,如中生菌素,减轻低温霜冻。
(七)果实套袋或树冠覆盖无纺布/塑料薄膜。在完成果园喷布杀虫杀菌剂基础上,一般套袋时间在10月中旬至11月底,套袋时间太早,气温较高,袋内病虫严重;套袋太迟,早晚气温偏低,易出现冻伤,尽量选择晴朗或凉爽无雨天气进行套袋,保证果面无水,果实套袋用柑橘果实专用单层纸袋。冻害较为严重地区,可在11月底12月初在冬季霜雾和低温来临前,完成树冠覆盖,减少越冬低温落果。树冠覆盖处理可采用单行、单株或双行。
五、应急技术
(一)套袋加树冠覆盖。在套袋基础上采用塑料或无纺布覆盖树冠。
(二)熏烟防冻。可提前在橘园特别是山坡低洼处,设置熏烟堆m2/个,于夜晚点火熏烟,增加雾粒的凝结、防止霜冻。
六、补救措施
(一)适时合理修剪。在气温稳定回升后,枝条受冻生死界限分明、新梢萌发以后,遵从重伤重剪、轻伤轻剪的原则,及时剪除受冻的带病枝叶和干枯枝叶,否则将会进一步加重枝干坏死的程度,成为病菌的滋生源。具体冻害后修剪技术:在萌芽前后,活/死界线明了再修剪,剪除枯枝,并注意保护伤口;一般以温度稳定在10℃以上,即可适时早剪,修剪过早,生死界线不明,容易偏重、不利伤口愈合,过迟则影响萌发;冻害后的修剪宜轻,尽可能保留未枯死的枝条,冻后叶片损失较多,应保护新梢和新叶;应及时防治蚜虫等害虫,尽量不对新梢进行修剪,以确保叶面积迅速恢复。
(二)肥水管理。轻度冻害的树要早施肥,中度冻害的做到“少食多餐”,重度冻害的施肥要推迟。为尽快恢复树势,应喷施叶面肥(0.3%磷酸二氢钾+0.4%的尿素+20mg/kg2,4-D+甲基托布津倍液),5~7d喷1次,连喷2~3次,以弥补根系养分吸收不足。
(三)及时补栽与高接换优。对主枝受冻较重的树,可选用抗冻抗寒品种接穗进行高接换优。对冻死的柑橘幼树、弱树,春季及时补栽。
(四)防治病虫害。柑橘受冻害后,树势衰弱,对病虫害的抵抗力减弱。剪口、锯口、冻裂的伤口多,病菌容易侵染,易受病虫危害,如树脂病、脚腐病、疮痂病、恶性叶虫、潜叶蛾、红蜘蛛、*蜘蛛、锈壁虱等。应彻底清园消*,扫去枯枝落叶,及时防治病虫害,保持果园通风透光,保护树体健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