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癞头疤,其病原有性世代为:Elsinoefewcetti,无性世代为:Sphacelomafewcetti,柑橘疮痂病是宽皮柑橘重要病害之一,主要为害新梢、叶片和幼果,也可为害花器。
为害状:初期叶片上为油渍状的*色小点,后病斑逐渐增大,后期病斑木栓化,受害叶片向背面突起,叶面则凹陷,形似漏斗,表面粗糙,严重时叶片畸形或脱落。春梢初展时最易感病,新梢受害症状与叶片相似,但突起不明显,枝梢短小扭曲。果实发病症状在谢花后不久即出现,开始为褐色小点,以后在果皮上长出许多散生或群生的瘤状突起,稍大的果实发病产生*褐色木栓化的突起,病部果皮组织一大块坏死,呈癣皮状剥落,下面的组织木栓化。
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枝、叶上越冬,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萌发芽管侵入春梢嫩叶、花和幼果,远距离传播则通过带病的苗木和接穗。一般橘类最易感病,酸橙、柠檬、枳壳、柑类、柚类等次之,甜橙类抗病力强。在浙江橘区,疮痂病在春梢和幼果期发生严重,夏秋梢高温干旱,发轻病。在适温范围内连绵阴雨或清晨露重雾大,有利于病菌萌发侵入,导致该病的大量发生。
在适温范围内连绵阴雨或清晨露重雾大,有利于病菌萌发侵入,导致该病的大量发生。目前柑桔正处幼果期,组织幼嫩,极易遭受疮痂病病菌侵染,加之近期连续阵雨天气,有利于病害发生和发展。应以防为主,积极做好防治工作。药剂可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或20%噻菌铜悬浮剂倍,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倍。
声广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