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文字
砂皮病主要危害柑橘的梢枝、叶片及幼果,受害表面散生许多*褐色或黑褐色小粒,密集成片,手摸感到粗糙,凹凸不平。
发病初期,产生透明退绿的针状小斑点
病情加重后,形成褐色或黑褐色硬质小粒点
病菌侵染未成熟的果实,发病情况与梢枝、叶片类似,病部表面形成褐色或黑色点状、线状、曲线状、环状或不定形的硬质小粒点。
病菌浓度高时病状呈泥块状或泪痕状
发生流行特点
流行途径
●柑橘砂皮病病原菌有三种,均为弱寄生菌。病菌是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枯枝、枯树皮及病树枝干、叶等病组织上越冬。
●次年春季温度15~30℃,多雨潮湿时,越冬病菌开始大量繁殖,并借助风、雨、露水等传播到新梢、嫩叶和幼果上。
流行规律
柑橘砂皮病全年均可发生流行,夏秋雨水多为发病高峰期,冬春严寒时柑橘受冻害也是诱发砂皮病的主要原因。
春梢期:危害新梢、叶片
谢花期:危害幼果
夏梢期:危害夏梢和果实
果实发育期:叶片、枝梢、果实
秋梢期:危害新梢、果实
流行原因
●施肥不当,土壤通透性差,树势差,易感病。
●管理粗放,柑橘园过密或修剪不及时,导致柑橘园通风透光条件差,易感病。
●排水不良,易引起树势衰退,树体抵抗力下降,易感病。
关于砂皮病的认识误区
弱寄生性病害
柑橘砂皮病病原菌,有性态为柑橘间座菌,无性态为柑橘拟茎点霉菌,均属于弱寄生菌。
弱寄生性病害是指植株被寄生性较弱的真菌、细菌侵染后所引发的病害。该类病害的发生常与植物遭受环境胁迫有关,而且一旦发生,往往具发生普遍、危害严重、难以防治等特点。
而无论哪种环境胁迫,如高温、冻害、旱涝或是其他病虫侵害等,均会不同程度的影响树势,给砂皮病以可乘之机。
所以要防好砂皮病,加强栽培管理,稳固树势显得尤为重要。
砂皮病的小黑点到底是什么?
由于砂皮病病原菌是一种弱寄生真菌,病菌入侵后,很快受到寄主的防卫反应:分泌胶状物质包围病菌,同时油胞破裂并释放挥发性化合物杀死病菌,致使病菌的扩展受到限制,被感染组织形成突起且肉眼可见的黑点。
简单来说,柑橘砂皮病的黑点是寄主防卫反应的产物,病菌一旦感染,黑点就会发生。但要命的是,小黑点没有办法消除,对果实商品率影响很大。
所以,砂皮病的防治重心一定是在预防病菌的感染上。
柑橘砂皮病的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结合田间栽培管理和化学防治进行综合防治。
▍内容来源:网络
?声明:本图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供读者参考,著作权、版权归属原创者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正能量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END不是吓唬人,柑橘保果出事,落果严重,原因可能在这!
柑橘缺素、*化这么做,恢复快效果好还能提升品质
螨虫不仅只有红蜘蛛,快看看这10种杀螨剂,不要只会用阿维菌素!
这样使用杀虫剂,效果翻倍!
没想到这个杀菌剂这么牛!看完终于明白了,原来……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