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很多人忙着保果,但也别忘了病虫防治,“一年铜,三年穷”说的就是锈壁虱(锈壁虱为害也称铜病),可连续为害多年。锈壁虱也叫锈蜘蛛、锈瘿螨,因其个体小、常隐蔽在阴暗处,一般不容易发现,等到果皮发黑再打药已经来不及了。可从5月危害到10月,现在正是锈壁虱防治的关键时期,栽种密集、树势弱、树体阴蔽的果园尤其要注意防治。
每年的4月下旬,锈壁虱开始在春梢叶片和幼果的果蒂周围为害,吸食柑橘汁液,使得被害树叶和果实的油胞破裂,芳香油溢出,经空气氧化后,叶背和果皮变成污黑色。没做好防治工作的往往5月上旬会发生幼果大量脱落。
果实被害后,果皮粗糙、没有光泽,变黑褐色或栓皮色,出现僵硬、皮厚、味酸的小果,防治不及时会出现大量的黑皮果,失去了买卖的价值,锈壁虱也因此被称为柑橘颜值杀手。还会使树势变弱,严重影响品质和产量。
而叶片则变畸形、易脆,叶小,受害严重时,由于叶片的表细胞被破坏,增加了叶片的蒸腾作用,降低了树体的抗旱能力,使当年生的春梢叶片大量掉落。往期分享的文章柑橘春季落叶多原因讨论也有关于落叶的成因分析,如果出现异常落叶情况,也可去果园查看是否出现了锈壁虱。
有些人可能对锈壁虱长什么样还不是很清楚,通过几张图片,先对其有个初步的认识。
成螨:只有0.1~0.2毫米,形似胡萝卜,*色或橙*色。头部稍小,向前伸出,后端尖削。
若螨:体小似成螨,刚孵出来的时候幼螨呈灰白色,半透明,逐渐变为淡*色。前若螨头胸部椭圆,背腹片不明显,尾部尖细。
卵:扁圆形,光滑透明,淡*色。
以下是锈壁虱视频,建议在WiFi下观看,土豪随意。
锈壁虱一年发生18~24代,在广西、广东以各种螨态在秋梢叶片上越冬。繁殖力特别强,日均温度达15℃左右开始产卵,春梢抽发后聚集在叶背主脉两侧为害。5~6月蔓延至果面,最好在5月中下旬针对锈壁虱进行第一次全面的清除防治。7~10月为高发期,要做好重点防治。9月以后部分虫口转移至当年生秋梢叶上为害,到11月中下旬仍有较多的虫口为害叶片与果实,这个时期要做好及时观测并进行针对性用药,最好是配合着红蜘蛛和杂虫的药剂一起打。
夏季高温干旱,锈壁虱多发,一般上半年发生严重,在管理粗放、树势衰弱的柑橘园发生早且多。常喷布波尔多液等含铜制剂与溴氰菊酯、氯氰菊酯等杀虫剂的果园,因杀灭了大量天敌,也容易导致锈壁虱的发生。
防治要点
1.按照锈壁虱发生规律做好防控预案,预防为主,防重于治!从5月份起重点巡查,发现个别果发*起灰立刻安排化学防治。
2.选用对锈壁虱敏感的药物喷施。注意药物的轮换。
3.合理修剪,使树体通风透光,利于农药覆盖。
4.提高打药质量,确保不留死角,注意叶背、叶面应均匀喷布,尤其是树冠下部、内膛和果实的背阴面,都要喷到。己经有初发生的注意加杀卵剂,或者7天杀一次回马枪。
5.汤普森多毛菌是锈壁虱的天敌,无溃疡病园注意铜制剂与硫制剂的使用。
6.高温干旱要注意用药浓度,旱后来雨要加强药剂防治。
有效药物和配方
目前登记在锈壁虱上的药物共12个配方,阿维菌素38个,石硫合剂6个,矿物油5个,苯丁锡4个,*死蜱4个,氰戊.乐果(乐果不能用在果树上)4个,除虫脲3个,丁硫克百威2个,虱螨脲2个,唑螨脂2个,阿维苯丁锦锡1个,氟虫脲1个,共计72个产品。一些没有登记的防效也优异,如优质代森锰锌,杀卵剂中的螺螨脂等。
化学药剂配方
优质代森锰锌-倍+20%丁硫乳油-倍;
40%丁硫悬浮剂倍+20%阿维·螺螨脂倍;
40%丁硫悬浮剂倍+10.8%阿维·三唑锡倍;
20%丁硫乳油-倍+阿维·虱螨脲倍;
1.8%阿维菌素倍+15%唑虫酰胺倍;
1.8%阿维菌素倍+15%哒螨灵或唑螨脂倍。
由于波尔多液能杀死锈壁虱的天敌-多毛菌,因此锈壁虱发生严重的果园尽量少使用含铜的杀菌剂。
何文忠/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