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技术柑橘砂皮病防治大全,快快收藏别错过
TUhjnbcbe - 2021/7/3 21:49:00
早期白癜风症状图片 http://m.39.net/pf/a_5568239.html

柑橘砂皮病又称黑点病,是树脂病的一种表现症状。一般只在树体受伤或生长不好时入侵,特别是遭受冻害时最容易侵染。叶片、果实受害后在表面发生砂粒状麻点,严重影响果实外观,使果实商品价值下降。

不是每一种树脂病

都是砂皮型

柑橘树脂病因发病部位不同而名称不同,发生在枝干上的称为树脂病或流胶病,发生在幼果和嫩叶上的称为黑点病或砂皮病,发生在储藏期的称为蒂腐病。

流胶型


  发病部位有褐色胶液流出,在高温干燥情况下,病势发展缓慢。病部逐渐干枯下陷,后期病斑周缘有愈合组织产生,死亡皮层开裂脱落,木质部外露,危害严重时全株枯死。

干枯型


  病部皮层开裂,坏死表层不立即脱落,病健交界处有明显的黑褐色带痕。在病部皮层和外露木质部上可见许多小黑点。

蒂腐型


  发生在成熟的果实上,开始果实蒂部出现水浸状褐色病斑,以后逐渐扩大,腐烂果皮比较坚韧,不易破裂,该病在储藏期发生较多。

砂皮型(重点介绍)

1果实受害


  果实在谢花后至果实整个膨大期均可发病,在病部表面产生无数略为隆起的褐色、黑褐色散生或密集成片的硬质小粒点,表面粗糙,手摸有砂质感。

黑褐色小粒点状

褐色或黑色线状、曲线状小粒点

泪痕状

泥块状


  病菌浓度高时,硬质小颗粒密集分布,形成泪痕状或泥块状的病斑。

2枝条、叶片受害


  类似果面色或黑褐色硬胶质小粒点,并且能够从老枝条传染到新枝条。

老枝条和叶片发病症状

新枝条快要老熟的时候发病

新枝条未老熟前不会发病,所以要做好提前预防

砂皮病的发生规律

由于该病发生流行与气温、降水、湿度、害虫及品种等多种因子有关。开春春梢萌发生长时,就开始危害新梢;谢花后,4月中旬到5月上旬(梅雨季节)就开始危害幼果;5月中旬到6月中旬主要是危害夏梢和果实,多以危害果实为主;7~8月叶片、枝梢、果实均会危害;9月份主要是危害秋梢和果实。发生原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管理粗放


  果园通风透光条件差,未及时处理冻伤、剪口伤、灼伤、虫伤等伤口,易发病。

施肥不当


  偏施氮肥,土壤通透性差,易发病。有的农户全年只施一次壮果肥,导致树体养分储备不足,树势下降,引起发病。

排水不良


  排水不良的橘园,易发生湿害,引起树势衰退,树体抵抗力下降,易发病。

药剂选择不对


  果农在防治树脂病时选药不准,喷药不及时,贻误防治时机。

砂皮病防治方法

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在加强栽培管理的基础上,选用高效低*低残留的药剂进行综合防治。

农业防治


  可有效压低病虫害基数,是降低病虫害滋生和繁衍的最有效方法。通过科学合理的施肥,剪除病枝等不仅可以培育树势,增加树体的抗病性,还可以降低冻害、病害的影响。

一、加强栽培管理,提升树体抗病的能力。

①进行合理的修剪,保证树势的稳定,协调好结果和生长之间的关系;

②对土壤过于黏重的柑橘园,每逢雨季应当及时做好排水工作,可每亩撒上千克左右的石灰,以适当改良土壤;

③及时进行病虫防治,避免出现机械伤口和病虫伤口;

④增施有机肥、生物有机肥,适量增施磷、钾、钙肥,控制氮肥。

二、清除果园菌源。

在果园休眠期进行清园消*,刮除流胶硬块及下部的腐烂皮层和木质层,集中起来深埋或者烧毁。果树发芽前,喷石硫合剂杀菌,清除果园中的枯枝,落叶集中到果园外烧毁,减少病原。

三、刷白树干。

冬季对柑橘的树干进行涂白处理,不仅可以有效的防止柑橘树遭受冻害,而且还可以消灭在树干上越冬的病菌及害虫。刷白剂的配方如下:食盐0.4千克、生石灰1.3千克、硫磺粉1.3千克,并加水30千克,进行均匀的搅拌,使其变成粘糊状即可进行刷白处理。干旱时,应及时对柑橘树进行浇水,采果后应当及时进行施肥,并对树枝进行科学合理的修剪,以确保柑橘园通风透气、透光,可有效的降低病虫害发生的几率。

四、病树的治疗及防治。

每年的4至5月份,应重视对病株的检查,并对病变部分进行刮除处理,注意刮除交界处的*褐色病带部分。此外,对于刮除处需先裸露三天,然后再使用波尔多液进行涂抹。

药剂防治


  根据砂皮病的发病规律,在清园期、春芽萌发,谢花2/3、幼果期、果实膨大期、秋梢萌发期抓准时机施药。

第一次用药,清园期:

15%笨醚甲环唑·15%丙环唑倍。冬季病菌生命力弱,使用强内吸性、活性高的杀菌剂,可大大减少病原菌基数。

第二次用药,春梢萌发期(1厘米):

48%苯醚甲环唑·嘧菌酯倍或30%醚菌酯可湿性粉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春梢萌发1厘米时应打药。消灭砂皮病菌,防止侵染春梢幼叶;可加入有机碳类+微量元素叶面肥,促进春梢的提前转绿、老熟、壮实,病菌不易侵染。

第三次用药,谢花2/3:

48%苯醚甲环唑·嘧菌酯倍或30%醚菌酯可湿性粉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或丙森锌倍。有效消灭幼果砂皮病菌,促进幼果发育。

第四次用药,幼果期:

40%吡唑醚菌酯·戊唑醇+80%代森锰锌倍或丙森锌倍。幼果期雨水较多,使用内吸性强、持效期长的药剂可有效预防砂皮病侵染。

第五次用药,果实膨大期:

32%苯醚甲环唑·嘧菌酯悬浮剂倍。果实膨大期时皮层脆弱,此时期高温多雨,砂皮病容易上果,是全年防治的关键时期,药剂内吸性强、活性高、持效期长,可有效铲除病菌。

第六次用药,秋梢萌发期(1厘米):

32%苯醚甲环唑·嘧菌酯悬浮剂倍+80%代森锰锌倍或60%吡唑醚菌酯·丙森锌。秋稍是来年主要的结果母枝,保护秋稍防止砂皮病侵染幼叶,培养健壮秋稍很关键。

来源|农人农技

责任编辑

叶思敏

投稿、爆料请联系:

农财君(手机、

1
查看完整版本: 技术柑橘砂皮病防治大全,快快收藏别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