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砂皮病是柑橘树脂病的一种类型,根据发生部位和时期的不同,树脂病又包括发生在枝干上的流胶病,贮藏期果实上的蒂腐病等。
近年来,柑橘砂皮病的发生比较普遍,叶片、果实受害后在表面形成砂粒状麻点,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及果实外观,一旦发生,防治困难。病果地头批发价低得可怜,严重影响种植农户的效益。
砂皮病科普
病原
砂皮病为树脂病的一种,病原菌是一种子囊菌真菌,寄生性较弱,在没有伤口、活力较强的嫩叶和幼果等新生组织的表面,病菌的侵染受阻于柑橘表皮层内,形成许多胶质的小黑点,故又称黑点病。发病规律
砂皮病原菌可以长期潜伏在患病组织中,分生孢子全年都有发生、夏秋雨水多为发病高峰期,由风雨昆虫传播,而且发病后病菌可以借分生孢子在橘园里反复传播。冬春严寒时柑橘受冻害也是诱发砂皮病的主要原因。
发病条件
1.果园通风条件差,长期湿度大易发病;
2.砂皮病在4、5、6、7、8、9月间最为流行,是因为树脂病菌的发育适温是15~30℃,雨水充沛易发病及蔓延;
3.树势弱易发病;特别是土壤酸性强、粘重、砂化等原因,而不利于果树生长造成树势弱的易发病;
4.偏失氮肥、缺钙、硅元素树易发病;
5.树体机械性损伤和冻害造成大量的伤口易发病。
症状
砂皮病主要危害柑橘的梢枝、叶片及幼果,受害表面散生许多*褐色或黑褐色小粒,密集成片,手摸感到粗糙,凹凸不平。▲黑褐色小粒点状
▲病斑呈泥块状
▲病斑呈泪痕状
▲枝条、果实上发病
▲主干上发病称流胶病
▲柚类砂皮病
关于砂皮病的认识误区
弱寄生性病害
弱寄生性病害是指植株被寄生性较弱的真菌、细菌侵染后所引发的病害。该类病害的发生常与植物遭受环境胁迫有关,如高温、冻害、旱涝或是其他病虫侵害等,均会不同程度的影响树势,给砂皮病以可乘之机。
所以要防好砂皮病,加强栽培管理,稳固树势显得尤为重要。
砂皮病的小黑点到底是什么?
柑橘砂皮病的黑点是寄主防卫反应的产物,病菌一旦感染,黑点就会发生。但要命的是,小黑点没有办法消除,对果实商品率影响很大。
所以,砂皮病的防治重心一定是在预防病菌的感染上。
防治方案
1.第一次用药:清园期
冬季病菌生命力弱,使用强内吸性、活性高的杀菌剂,可大大减少病原菌基数。
2.第二次用药:春梢萌发期(1厘米)
春梢萌发1厘米时应打药。消灭砂皮病菌,防止侵染春梢幼叶;可加入有机碳类+微量元素叶面肥,促进春梢的提前转绿、老熟、壮实,病菌不易侵染。
3.第三次用药:谢花2/3
此时用药可有效消灭幼果砂皮病菌,促进幼果发育。
4.第四次用药:幼果期
幼果期雨水较多,使用内吸性强、持效期长的药剂可有效预防砂皮病侵染。
5.第五次用药:果实膨大期
果实膨大期时皮层脆弱,这个时期高温多雨,砂皮病容易上果,是全年防治的关键时期,药剂内吸性强、活性高、持效期长,可有效铲除病菌。
6.第六次用药:秋梢萌发期(1厘米)
秋梢是来年主要的结果母枝,保护秋梢防止砂皮病侵染幼叶,培养健壮秋梢很关键。
山东恒利达推荐防治药剂
▲速丽?(40%戊唑·咪鲜胺)水乳剂倍液
▲显润?(42%戊唑·多菌灵)悬浮剂倍液
▲丽显?(45%咪鲜胺)微乳剂倍液
▲显翠?(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倍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