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柑橘树脂病
TUhjnbcbe - 2021/7/3 21:54:00
北京根治青春痘医院 http://m.39.net/pf/a_8736814.html

柑橘树脂病通常将侵染枝干所发生的病害叫树脂病或流胶病;侵染果皮和叶片所发生的病害叫黑点病或砂皮病;侵染果实使其在贮藏期发生腐烂叫褐色蒂腐病。不是所有的树脂病都是砂皮型。

危害症状

流胶型:枝干被危害时,初期皮层组织松软,有小的裂纹,水渍状,并渗出褐色胶液,并有类似的酒糟味。高温干燥情况下,病部逐渐干枯、下陷,皮层开裂剥落,木质部外露,疤痕四周隆起。

干枯型:枝干病部皮层红褐色干枯略下陷,微有裂缝,不剥落,在病健部交界处有明显的隆起线,但在高湿和温度适宜时也可转为流胶型。病菌能透过皮层侵害木质部,被害处为浅灰褐色,病健部交界处有一条*褐色或黑褐色痕带。

蒂腐型:发生在成熟的果实上,开始果实蒂部出现水浸状褐色病斑,以后逐渐扩大,腐烂果皮比较坚韧,不易破裂,该病在储藏期发生较多。

砂皮或黑点型:幼果、新梢和嫩叶被害(新枝条未老熟前不会发病呈现病症,所以要做好提前预防),在病部表面产生无数的褐色、黑褐色散生或密集成片的硬胶质小粒点,表面粗糙,略为隆起,很像黏附着许多细砂。一旦呈现病斑时,使用药物是没有办法清除的。

传播途径

病菌主要以菌丝、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在病树组织内越冬。当环境条件适宜时形成大量的分生孢子器,溢出的分生孢子借风、雨、昆虫等媒介传播。

发病条件

在有水湿的情况下,孢子才能萌发和侵染。分生孢子形成、萌发和侵染的适宜温度为15~25℃。此病菌为弱寄生性,孢子萌发产生的芽管只能从寄主的伤口(冻伤、灼伤、剪口伤、虫伤等)侵入,才能深入内部。在没有伤口、活力较强的嫩叶和幼果等新生组织的表面,病菌的侵染受阻于寄主的表皮层内,形成许多胶质的小黑点。因此,只有在寄主有大量伤口存在,同时雨水多,温度适宜时,枝干流胶和干枯及果实蒂腐才会发生流行。而黑点和砂皮的发生则仅需要多雨和适温,在雨水较多的柑橘产区,常年黑点和砂皮均可流行。

下面着重介绍本地晚熟杂柑砂皮病,年因为天气等原因呈现爆发趋势。

柑橘砂皮病是柑橘树脂病的一种症状表现,其病原为子囊菌亚门球壳菌目真菌,是一种弱寄生性菌,其病原有性态为柑橘间座壳菌,无性态为柑橘拟茎点霉菌。此病全年发生,在管理过程中一般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树势强弱与砂皮病发生情况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春梢萌发,危害新梢;谢花后,4月至5月中旬开始危害幼果;5月中旬到6月中旬主要危害夏梢和果实;7至8月份叶片、枝梢、果实均会危害;9月份主要是危害秋稍和果实。砂皮病主要防治时期一般也分为六个时间点,分别对应柑橘清园期、春稍萌发期、谢花2/3、幼果期、果实膨大期、秋稍萌发期。基本都是共识,不做过多阐述,且前期防治效果优于后期防治效果。

最近几年对砂皮病防治的一些参考资料与看法。

年《浙江柑橘》第29卷第三期中,陈国庆等提交论文《80%大生M-45防治柑橘黑点病应用研究》中,通过两年试验,每年4次施药,通过试验得出降雨量等对砂皮病发病率有很大影响,对单用代森锰锌防治也有较大影响,年降雨量大,平均防效仅有66.38,而年降雨量相对年较小,平均防效则有95.32。通过查找大量论文,也有田间试验表明,增加助剂提高耐雨水冲刷能力可显著提高代森锰锌对砂皮病的防治。

《现代农业科技》年第七期《恭城县柑橘砂皮病的发生与防治》一文中,总结出年恭城县平安乡几种药剂对沙皮病的防效田间试验结果如下表:

药剂

病情指数

防效

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倍

73.68

3.47aA

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倍

72.85

4.56aA

25%嘧菌酯悬浮剂倍

72.13

5.50aA

80%代森锰锌倍

74.16

2.84aA

CK

76.33

~~

病菌进入树体后保护性药物的防效

《恭城县柑橘砂皮病的发生与防治》(邓诗淑、陈德毓等)

通过本试验表明,恭城县当时试验期间雨水淋漓,施药都需要看天气抓住时间施药,试验方案是以同一药剂3--6月每月喷施一次。从试验结果汇总表可以看到各组药剂的防效都非常低,可判断为非常恶劣天气条件下一个月喷施一次杀菌剂不足以防治砂皮病,因此想控制砂皮病就需要在恶劣多雨的天气下高频次的使用杀菌剂。另从试验结果看:有内吸性杀菌剂参与,防效可以得到提高。且恭城县植保站年田间试验苯醚甲环唑防治柑橘疮痂病、砂皮病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先正达世高)倍液、倍液、倍液对砂皮病平均防效达80.69%--84.03%。比同组80%代森锰锌倍防效73.18%高。

实践离不开理论知识的引导,参考部分杀菌剂在实验室对砂皮病菌的*力测试,如下表:

33种杀菌剂对砂皮病菌的*力

药物名称

致死中量

是否有内吸性

杀菌机理

参考持效期(天)

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

0.

渗透细胞浆

无数据

氟硅唑

0.

影响甾醇合成

20-25

多菌灵

0.

干扰菌体内微管的形成

7~10

咪鲜胺锰盐

0.

脱甲基化

7~10

吡唑醚菌酯

0.

抑制能量合成

10-20

肟菌·戊唑醇

0.

影响甾醇合成

20-25

吡唑醚菌酯*代森联

0.

部分成分有内吸性

多重作用

7-20

苯醚甲环唑

0.

影响甾醇合成

20

咪鲜胺

0.

脱甲基化

7~10

戊唑醇

0.

影响甾醇合成

20-25

甲基硫菌灵

1.

干扰菌体内微管的形成

7~10

丙环唑

2.

影响甾醇合成

20-25

多菌灵*代森锰锌

3.

部分成分有内吸性

多重作用

10

腐霉利

3.

干扰信号转换

7

腈菌唑

3.

影响甾醇合成

20-25

抑霉唑

5.

脱甲基化

15

喹啉铜

10.

凝固细胞壁

7~10

烯唑醇

10.

影响甾醇合成

20

异菌脲

14.

干扰信号转换

6

丙森锌

14.

抑制病菌体内丙酮酸的氧化

7~10

二氯异溴氰尿酸钠

15.

不确定

破坏细胞壁

3

嘧菌酯

16.

抑制能量合成

10-20

井冈霉素

26.

影响肌醇合成

7

代森锌

66.

抑制病菌体内丙酮酸的氧化

7~10

醚菌酯

71.86

抑制能量合成

无使用价值

敌磺钠

.88

一般

干扰辅酶电子传递

碱式硫酸铜

.

凝固细胞壁

春雷霉素

.

影响蛋白质合成

枯草芽孢杆菌

.

细胞膜微生物破坏

烯酰吗啉

7.

破坏细胞壁膜的形成

百菌清

.

破坏氨基酸合成酶活性

中生菌素

.

引起菌丝细胞内原生质凝集

叶枯唑

.

干扰病原菌的氨基酸代谢

《33种杀菌剂对砂皮病菌的室内*力》(周娜等)

判读室内*力表我们可以得出很多信息:

1、三唑类杀菌剂对砂皮病致病原有很强杀伤力,以氟硅唑活性最好,苯醚甲环唑次之,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的致死中量接近。三唑类杀菌剂有治疗高效、价格中等、持效期长的特点,是目前砂皮病药物防治的主打药物。谢花3/4时、采果后、观察到砂皮病病象时、多雨季节是使用三唑类杀菌剂的适宜时机。本类杀菌剂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对幼果的抑制作用比较轻,可用在上半年,下半年用氟硅唑、丙环唑,或者将它们复配使用。三唑类杀菌剂抗性风险定级为中等,一年使用次数不得超过四次,治疗时可以连续使用两次,其它时间最好间隔使用,或者选择无交互抗性的药剂。

2、苯并咪唑类杀菌剂虽然是老药,但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对砂皮病致病原的效果依然出众,但是持效期非常短,也有田间试验报告得出结论,单用此类药剂防治砂皮病效果非常差,尤其是多雨天气情况下,而且混合代森锰锌使用反而降低防效。

3、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大都可用,但致死中量差距太大,致死同等量病菌,吡唑醚菌酯比嘧菌酯的抑菌浓度要低25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优点是杀菌谱广、壮树、耐雨水冲刷,其可强烈抑制致病原孢子的萌发,但孢子萌发后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所以要在没有观察到病象时使用。多雨季节和未观察到病象时是最佳使用时机。

4、二羧酰亚胺类杀菌剂腐霉利的效果不错,安排在9月中下旬使用可兼顾疫菌褐腐病。

5、铜制剂中喹啉铜效果不错,如果柑橘品种同时感溃疡病可以优先选用,也有田间试验报告表明,氢氧化铜防效同代森锰锌对比,防效相差不是特别大,而碱式硫酸铜不可采用。

6、没有内吸性的保护药物中,咪唑类杀菌剂首选咪鲜胺锰盐,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杀菌剂推荐丙森锌、代森锰锌,也可以用代森联。百菌清对沙皮病致病原效果很差,砂皮病区建议放弃使用这个药物。

7、致病原对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非常敏感,可能与这个药物没有推广使用过有关。而且这个药太贵和复配困难,可以地头试验看看有无应用价值。

8、杀菌剂还有很多品种没有出现在试验列表之中,比如保护性杀菌剂二氰蒽醌,克菌丹等田间反馈对砂皮病效果不错,但克菌丹与代森锰锌相比防效相差不大,且混配注意事项较多,需要谨慎使用。

9、因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对交链格孢菌无效,所以高感交链格孢菌褐斑病的柑橘品种不宜单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防控砂皮病。

10、高感溃疡病的柑橘品种防控砂皮病务求在溃疡病发生前压制住体内致病原,进入溃疡病发生期后保护树体的工作改由铜制剂负责,只有认为铜制剂不足以控制真菌病害时,才选用其他药剂。国外有论文表明,铜制剂不会诱发红蜘蛛的发生,并且有大量田间试验报告。相关内容详细见年5月11日《农药市场信息》传媒《探讨使用铜制剂对柑橘螨类的影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柑橘树脂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