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绞杀柑橘木虱卵,防控柑橘黄龙病
TUhjnbcbe - 2021/7/28 12:29:00
柑橘*龙病是世界柑橘生产上最具毁灭性的病害之一。该病症状最早在18世纪发现于印度中部地区,被称为梢枯病;目前,除地中海盆地、西亚、澳洲外,*龙病已出现在亚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和北美洲的近50个国家和地区;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广东、广西和福建等地累计已有余万株病树因感病被砍除。巴西自年首次发现*龙病以来,到年为止,在圣保罗州共有万株病树被砍除。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龙病的媒介昆虫分布区域逐步扩大,同时种质资源的频繁调运,致使*龙病危害日趋严重。目前中国柑橘*龙病受害面积已占柑橘总栽培面积80%以上;其中柑橘*龙病菌主要为害柑橘属、枳属和金柑属植物。其中宽皮桔类、橙类最为敏感,柚类次之,枳及其杂种较为耐病,尚未发现抗病柑橘品种。

▲柑橘*龙病造成砍树毁园现象

▲柑橘*龙病叶脉叶片*化症状

▲柑橘*龙病红鼻子果

柑橘木虱作为传播柑橘*龙病最重要的自然媒介,目前,该虫在亚洲、非洲、美州的部分柑橘产区均有分布。在我国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和台湾的柑橘产区广泛分布。近几年,随着气温的上升,柑橘木虱有不断向北蔓延的趋势,在四川、江西、云南、浙江、贵州、湖南等部分地区也相继发生。

▲柑橘木虱(高龄若虫分泌蜜露和产卵)

柑橘木虱具有明显的趋嫩性,适宜发生温度为15~35℃,每年3~5月春梢主要抽发期,6~8月夏梢主要抽发期,9~10月秋梢主要抽发期,由于柑橘木虱成虫通常在嫩芽上产卵,所以其虫口数量的消长与柑橘新梢抽发期相一致,在周年有嫩梢的情况下,柑橘木虱1年发生11-14代左右,当温度20℃以上,雌虫开始有明显产卵行为,特别到夏季,卵期仅4-6天,产卵量最高可达粒,而卵到成虫生育期仅15天,成虫寿命1个月,其迁飞性强,所以在防治柑橘木虱时杀卵尤为重要,防治柑橘木虱如果没有防治好木虱卵,这些因素会导致田间世代重叠严重,以至打了一遍又一遍,越打越难打,形成暴发,所以杀柑橘木虱必加杀卵剂,就如同柑橘防治红蜘蛛,防治红蜘蛛配药中必须有杀卵剂。

▲柑橘木虱(卵和若虫不同龄态)

目前,采用化学药剂防治柑橘木虱仍然是控制柑橘*龙病传播的主要手段。年在江西南丰果园调查,发现果农防治柑橘木虱遇到药剂速效性不够好或死虫不彻底,持效期不够长等问题,为此,我们通过理论分析,选择了三组优秀的药剂组合龙灯

雷展

(14%溴氰·噻虫嗪SC)倍+龙灯

倍显

(g/L吡丙醚EC)倍、莫比朗

(5%啶虫脒EC)倍+龙灯

倍显

(g/L吡丙醚EC)倍和龙灯

高净

(35%联苯·噻虫嗪SC)倍+龙灯

倍显

(g/L吡丙醚EC)来解决上述问题,并在江西南丰一个柑橘木虱发生严重的地块进行药效测试,发现药后1天出现大量死虫现象;药后8天柑橘木虱卵干瘪不再孵化,药后22天还未达到防治指标;我们通过田间观察对比发现龙灯

倍显

对柑橘木虱卵有直接作用,而且对于提升杀灭柑橘木虱成虫及若虫速效性方面有很大的帮助,同时持效期延长的原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打药次数,这对果农管理成本和果树中的残留和污染环境等问题都有一定改善。

活成虫

活若虫

活卵

龙灯

雷展

倍/莫比朗

倍/龙灯

高净

倍+龙灯

倍显

(g/L吡丙醚EC)

死成虫

(药后1天)

死若虫

(药后1天)

卵干瘪

(药后8天)

现在龙灯倍显来了!!!

▲柑橘木虱卵特效药使用参数

龙灯倍显杀卵药效田间展示

用药前

龙灯倍显倍,药后8天

(药后8天卵不再孵化)

用药前

常规药剂(新烟碱类杀虫剂)

药后8天(卵块照常孵化)

龙灯倍显作为一类新型的保幼激素类几丁质合成抑制剂,是通过抑制昆虫咽侧体活性和干扰蜕皮激素的生物合成来影响昆虫的蜕变和繁殖来控制虫害的,其作用机理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抑制卵孵化,即直接杀卵作用;除螨类外,对同翅目(木虱,粉虱,介壳虫),鳞翅目(小菜蛾,甜菜夜蛾等),双翅目(美洲斑潜蝇、蚊),膜翅目(蚁),缨翅目(蓟马)等害虫卵块特效,特别针对世代重叠严重发生的害虫,具有较高防效,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第二、对生殖的影响,使雌成虫产卵数量减少,且使所产生的卵孵化率降低;内吸转移活性强,见卵杀卵,不见卵也可杀卵,可由成虫体表接触吸入进入生殖系统后,使成虫产下的卵为无效卵,降低虫口密度;另还能阻碍幼虫变态和蛹的羽化,同时对蜜蜂安全、鱼类低*,低残留,持效期长,达3-4周以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绞杀柑橘木虱卵,防控柑橘黄龙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