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外地人将“新会柑普茶”叫成“桔普茶”,作为新会人或新会陈皮行家,你怎么和外人解释得清呢——我们是“新会柑普茶”,不是“桔普茶”。
其实,解释不清也是正常之事。“百度百科”等大量的网站和媒体都将“新会柑普茶”、“桔普茶”搞错概念了。将新会柑普茶当成是桔普茶,或用新会柑普茶配桔普茶的图片。
“百度百科”介绍:桔普茶是五邑特产之一,精选具有“千年人参,百年陈皮”之美誉的新会柑皮与被誉为茶中减肥之冠的云南陈年熟普洱经过特殊工艺加工而成……
其实这是错误的介绍。
先从字面解释
柑:为芸香科植物柑等多种柑类的成熟果实。果实较大,近于球形,皮显*色,橙*色或橙红色,果皮粗厚,海绵层厚,质松,剥皮稍难,种子呈卵形,。味甜酸适度,耐储藏。
桔:为芸香科植物福桔或朱桔等多种桔类的成熟果实。种类很多,有八布桔、金钱桔、甜桔、酸桔、宫川、新津桔、尾张桔、温州桔、四川桔等品种。
再从名词定义解释
新会陈皮定义
《地理标志产品新会陈皮》(DB44/T)规定:新会陈皮特指在新会陈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栽培的茶枝柑(又称大红柑,Citrusreticulata‘Chachi’,原产、主产广东新会)的果皮经晒干或烘干,陈化三年以上的干品。其主要是柑青皮(青皮)、微红皮(*皮)和大红皮(红皮)。
新会柑定义
新会柑,又称新会广陈柑或陈皮柑、新会大红柑(学名茶枝柑),皮肉兼用,药食同源是新会柑的最大的特色,是广陈柑农在余年的漫长种值历史中,从芸香科柑橘属大红柑中筛选出来的优秀品种。
新会柑与其皮新会陈皮一样取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产品,同一个水果有两个“国家地理标志”,在同类水果之中少见。
新会柑“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的会城、三江、大泽、司前、双水、罗坑、崖门、古井、沙堆、睦洲、大鳌、银湖湾十二个街道办、镇、管委会。
其实,我们新会人和陈皮行家一直是叫“新会柑普茶”。
新会柑普茶:它用新会柑和云南普洱茶叶为原料制作而成的一种茶,风味又不相同。
其特点一是入口甘醇、香甜,有独特的花香味和陈香味,这是由于新会柑的果香味特别,普洱茶叶长期吸附了柑皮的果香味所致。二是保健作用突出,发挥出新会陈皮“理气”的功效。
“新会柑”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果皮经陈化就成为著名的“新会陈皮”,是常用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中药,以其质优、独具地道药材特色而驰名,享誉海内外。
新会陈皮可直接泡汤,这种“新会陈皮茶”是世代沿袭下来的,建国前新会有商家推出百元一碗的“百年陈皮茶”,品位极高。
新会陈皮擅长于配伍,如配半夏的“二陈汤”,配蛇胆川贝,都很有名气,而与普洱茶配伍,可调配出另一种茶味,普洱有消滞开胃的作用,两者相得益彰。
用柑做的“柑普茶”,远胜于用桔子做的“桔普茶”,“柑普茶”要比“桔普茶”甘甜。
用新会柑做的“柑普茶”,又胜于用其他柑做的同类产品,用新会柑做的味道与功效最佳,单是皮的成本就会比桔普茶贵三到四倍。
我是“新会柑普茶”,不是“桔普茶”,别再叫错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