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9月,新会柑开始进入收成期,标志着制作新会柑普茶的季节又到来了。
你有没想过,自己采购新会柑,再配些靓茶,自己制作新会柑普茶来招待朋友呢?
笔者整理了新会柑普茶的制作基本办法,看了,你也会制作新会柑普茶了。
柑普茶的制作比较讲究。
先将柑果的外皮用水洗干净,去除沾污物及手汗,卫生制作。将果蒂连一部分柑体切开成“盖子”,将柑肉掏空,保留果皮空壳。填入普洱茶叶,盖上“盖子”,成为柑普茶。烘干或生晒、陈放、包装。
制作过程中不着色素,无任何添加剂。
选用柑果的大小也有“窍妙”,选每斤4个大小的生果,制好后收缩了,成品每斤约22个柑普茶。如柑果太小,果皮少,也难制作。
柑普茶经二年以上陈放后,填入的普洱茶叶呈红褐色,不可有结块,不可见外来杂质。但果皮原是湿的,要保证茶叶不发霉是制作的最大难题,在不能使用防腐剂的前提下,选用茶叶要过关,在技术处理上能有效防止霉变。
成品柑普茶外表也渐变成褐色,但保持柑子的外形不改变,一个个的茶果形状可爱,还有些用带子将它们扎成一串串的。每个茶果有盖,有的还用丝线绣缝边缘。
市面上常见柑普茶采用欧盟标准的透明胶纸包装,让顾客看清楚外壳的色泽、有无虫蛀。
柑普茶的外壳(果皮)放置越久颜色越深,越有光泽,这是新会柑焦油丰富的成因。
陈皮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