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是有许多讲究的,稍安勿燥,驱除杂念,在于一个“静”字。具备“冲淡闲洁,韵高致静”的茶性友情,闻之有花香,品之有余甘,纵然山高水长,也是天涯若比邻。
人说:“广东有三宝,陈皮、老姜、禾秆草”,这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新会陈皮。由于新会隶属广东,故又称“广陈皮”。
新会柑,即广东新会区所产的柑橘,常绿小乔木,学名茶枝柑,又称新会广陈柑或陈皮柑,皮肉兼用,药食同源,是广陈柑农在漫长种植历史中筛选出来的优秀品种。其品质独特,在明清就风行各地,并被列为“贡品”,年年进贡。
新会柑与其皮新会陈皮一样取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产品,同一个水果有两个“国家地理标志”,在同类水果之中少见。
根据《新会陈皮地理标志产品》规定,柑皮根据采收时期可分为柑青皮(青皮)、微红皮(*皮)和大红皮(红皮)。
一年一度的新会柑收获季节又来临,从现在起到冬至都是新会柑的成熟采摘期。每到这个时候,我家门阳台也会铺满了金*色的柑皮,而这样的镜头也出现在邻居家,还有江门的大街小巷。小伙伴们,今年你家晒柑皮了吗?
柑,广东人谁不知道呢?这寻常之物,各地其实广有种植。然而,想必是上天对这片土地特别眷顾吧,以致新会柑的柑皮竟有了自己独特的品质。
根据多本医书记载,陈皮选择新会柑柑皮药用价值最高,那是因为当地地理环境、气候、水分及土壤等优越条件造就了高价值。同样的广西柑、韶关柑是难以比较的。随着年份的增加,陈放越久的新会陈皮越陈香,投资价值也就越高。
不说不知道,同样在新会,由于地域性差异及品种差异,新会柑的价格大不相同,越近茶坑熊(“能”字下面三点,音读“尼”)子塔越贵。除了因为那边土壤肥沃外,还流传一个当地人广为人知的传说。“从前有两只凤凰,它们叼着两颗种子在天上飞,最后,它们把嘴里的种子放在了新会的熊(“能”字下面三点,音读“尼”)子塔,种子的果实就是今天的新会柑”。
柑皮在阳光下经过十天左右的铺晒,完成了向“陈皮“的过渡。有些柑皮放上一年就食用了,有些则放上三五年,有些却自始自终存放着,在静默的岁月中伴随着我们。
要晾晒好陈皮,首先要从选柑开始。新会柑主要分为三种:青柑、二红柑和大红柑。
青柑加工剥出的皮叫青皮,一般在每年的10月份采摘,其皮薄、色深、性温和,质硬味香,辛辣带苦,耐储藏。
二红柑指未完全成熟柑,二红柑加工剥出的柑皮叫二红皮,一般在每年的11月份采摘,其皮稍厚,褐绿带红,质地软硬适中,性温和略甜,辛辣带苦,耐藏。
大红柑是指充分成熟柑,11月至冬至前的柑叫大红。由于这是柑皮糖分很高,用大红皮煲汤、糖水,十分香,但就建议储存10年以上。用新会柑晾晒的陈皮具有化痰止咳、化瘀和暖胃、防癌等功效。而二红陈皮放置越久就越有价值,可见,新会陈皮也非浪得虚名。
据说,李时珍当年遍尝百草,治百病,于《本草纲目》中对新会柑皮不吝赞誉之词:“柑皮纹粗,*而厚,内多白膜,其味辛甘,……今天下以广中(即新会)采者为胜。”
民间所谓“千年人参,百年陈皮”之说,说的就是新会陈皮,具有理气、健胃、祛痰、止咳等功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