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篇名为《广东人真是太太太太太好玩了!!!》的图文刷爆了朋友圈,形象有趣的描述了广东人的一些“传统习惯”和“日常生活”。
对于站在食物链顶端的广东人来说,汤是离不开的命根子。而本草则是广东人煲汤离不开的配方,玉竹、陈皮、龙眼肉、枸杞、石斛、花旗参……等等,皆可成为汤中的一味材料。
谙熟本草的广东人最懂得通过膳食养生。其中,作为岭南道地药食同源食材、广东三宝之首的“陈皮”,是广东人煲汤最常用到的食材之一。
毫不夸张地说,煲汤之于广东人,正如陈皮之于煲汤,缺之无*,少之无味。所以广东人爱煲汤,汤料怎么换,总缺不了一味新会陈皮。
新会陈皮由新会柑的果皮精制而成,摘柑、剥果、晒皮也成了几百年来新会风物志里最浓彩重墨的一笔。老新会常常对记忆中的新会陈皮味情有独钟,华侨与新会陈皮一起漂洋过海的故事也常常扣人心弦,不过年岁渐长,很多人觉得再也找不回这种原始的味道。这不是情怀影响了感知,而是生产方式的变化,实实在在地影响了新会柑的风味。
大泗洲有机新会陈皮
土质改变,气候异常,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的使用让新会柑风味大减,以此为原料晒制出来的新会陈皮当然也缺少“灵*”。那么,大泗洲陈皮庄园的新会陈皮有什么特别之处?
一言以蔽之:有机生产。
大泗洲有机新会柑
大泗洲陈皮庄园的有机种植是建基于最传统的农业生产精髓,尊重自然循环规律,种植全过程有效地将生态学、生物学、生物防治技术、水土保持技术等现代科学融会贯通,务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体系。
泗洲三江柑园航拍图
大泗洲古井柑园航拍图
所以大泗洲陈皮庄园的有机种植既基于最传统的农业生产,同时又超越于传统农业种植。
(1)通过庄园内部生态系统的自身力量获得土壤肥力、培育健康的土壤;
(2)尽可能建立新会柑围、鸡鸭鹏、有机蔬果区域完整的养分循环体系;
(3)使用花生麸有机农家肥和配合适当的耕作措施,提高土壤长效肥力,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机制防治病虫害的发生;
(4)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机制防治病虫害的发生;
(5)采用农艺、生物、物理措施防治病虫草害的发生;
(6)通过现代化庄园管理体系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大泗洲有机新会柑
有广东人的地方就有煲汤文化,有煲汤文化的地方就有新会陈皮。要让这块皮刷亮新会的城市招牌,要让这块皮的原始香味从久远的记忆中归来,关键在于源头的种植。
部分图文素材源自“有趣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