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柑,又称新会广陈柑或陈皮柑、新会大红柑(学名茶枝柑),系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著名土特产,其皮肉兼用,药食同源,在明清就风行各地,并被列为“贡品”,年年进贡。
从多年前新会柑开始被广泛种植以来,新会柑就一直被誉为化痰理气的养生果,也是新会人养家糊口的幸福果。新会大红柑皮薄柔软,色鲜味香,具有化痰、止咳、清滞、驱风、去湿之功能,是“广东三宝”新会陈皮的制作原料。柑肉厚汁蜜,酸甜可口,常食用可清热润肺,化痰止咳。其核有理气止痛功效,常用作医治疝痛。
近年来,由于柑普茶与新会陈皮的日益火爆,新会区大规模种植新会柑,据新会区农林局副局长潘华金介绍,预计到年底,全区新会柑种植面积6.5万亩,总产量达7万吨。古时贵为贡品的大红柑现已成为了当地热销的水果,甚得当地居民的喜爱。
除了传统的开柑取皮,科技的进步也给新会柑及柑普茶带来了新的活力,笔者在新会了解到,多家陈皮及柑普茶企业均已开辟新业务,针对新会柑衍生产品有了不一样的“大动作”。
巧用生物科技,研发新产品
说到新会陈皮,不得不说的就是陈柏忠与他的新宝堂了。作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新宝堂吸引了不少游客的参观,也始终站在行业的前沿。“相比起今年流行的小青柑,柑普茶其实并不是新奇的产品,有一定的历史了。”新宝堂陈皮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柏忠介绍,制作柑普茶主要以微红柑为主,而成熟的大红柑大多被用来做了传统的陈皮。
新会区新宝堂陈皮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柏忠正在查看陈皮。
“传统的开柑去果对于新会柑的利用是不充分的,我们接下来的工作会把一部分精力放在综合利用上。”虽然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新会陈皮制作技艺”的省级传承人,陈柏忠却并没有将公司定位局限在陈皮制作上。他说:“新宝堂有百年历史,整个品牌的重心自然是陈皮。然而我们却不能睡在老祖宗打下的江山上,而应有所创新,才能不被社会淘汰,才能将新会陈皮传承下去。”
在柑普茶与小青柑火爆之时,新宝堂也推出柑普茶系列产品,未来还预备扩大生产线制作柑普茶。除此之外,陈柏忠还有更新颖的想法。在年1月,广东新宝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项目占地面积8.3万平方米,第一期已投入1.5亿元,建设了4.3万平方米的厂房和购置相关设备,对新会柑进行综合利用。
利用生物发酵技术制作酵素和酵素饮料。
陈柏忠介绍,目前这家生物科技公司主要从事四个方面研究:一是生物科技,利用新会柑或新会陈皮通过生物发酵技术转化成酵素和酵素饮料;二是从新会柑果核(柑籽)中提取柠檬苦素,这种苦素有很强的抗癌和抗病*作用,将陈皮产业领域延伸至医药领域;三是将新会柑和陈皮发酵后残渣做成有机肥料——酵素肥;四是环境保护,循环应用,对废弃的柑肉进行重新利用,发展农肥,实现减少污染,达到社会环保的目的。
自助泡茶,玩转销售新模式
相比起新宝堂的高科技,新会的另一家领头企业新会陈皮村走的则是年轻化路线。年11月25日,陈皮村和轩号旗舰店重装开业,让前来参观的游客们眼前一亮。
一改传统茶店浓厚中国韵的风格,陈皮村和轩号旗舰店选用了蓝绿色作为基调,富有设计感的展柜、造型特异的天花、整洁的吧台、旗舰店给人的感觉清新而时尚。陈皮村总经理吴家雄介绍,陈皮村的品牌定位是与国际接轨,从品牌标示、包装设计、VI形象上都力求做到国际化、年轻化。“我们的所有设计都是请国外的设计师做的,使用明快的色彩更能吸引年轻的消费者。”吴家雄说。
走年轻化路线的自助泡茶机。
不仅在设计上有所创新,和轩号旗舰店还设置了自助泡茶的体验区,游客可以使用自助泡茶机冲泡茶样,自由选择冲泡茶样、口味轻重等,吴家雄说,这种模式在柑普茶企业中还是首创,不再使用传统的茶艺师泡茶,大家围坐一桌品茶的形式,这样更具有节奏感。“不过,我们仍然保留了2个VIP茶室,采用的是原先的茶馆方式,供不太习惯自助泡茶的茶客使用。”他说。
和轩号旗舰店给人一种青春时尚的感觉。
在12月15日开幕的第13届中国(深圳)国际茶产业博览会上,陈皮村以全新形象打造登场,成为现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快捷的泡茶方式甚至吸引了外国游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