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预防 » 4月警惕柑橘溃疡病如何区别溃疡和疮痂,
TUhjnbcbe - 2021/8/22 14:56:00
老刀注:溃疡病和疮痂病皆是柑橘树的主要病害,两者该如何区分呢?溃疡病发病症状

柑橘叶片上先出现针头大小的浓*色油渍状圆斑,接着叶片正反面隆起,呈海绵状,随后病部中央破裂,木栓化,呈灰白色火山口状。病斑多为近圆形,常有轮纹或螺纹状,周围有一暗褐色油腻状外圈和*色晕环。

溃疡病症状

果实和枝梢上的病斑与叶片上的相似,但病斑的木栓化程度更为严重,山口状开裂更为显著,枝梢受害以夏梢最严重,严重时引起叶片脱落,枝梢枯死。

溃疡病发病规律

柑橘溃疡病原细菌在柑橘叶、枝梢和病果病部组织内赿冬,尤其以秋梢上的病斑是越冬的主要场所,翌年温度适宜、湿度大时,细菌从病部溢出,借风、雨、昆虫和枝叶相互接触作短距离传播,病菌落到寄主的幼嫩组织上,由气孔、伤口侵入,潜育期3-10天,高温多雨时,病害流行。溃疡病的发生与温度、湿度有密切相关,该病发生的最适温度为25-30℃,以高温高湿的夏梢发病最重,其次是秋梢、春梢。

易发病时期

溃疡病自4月上旬至10月下旬均可发生,5月中旬为春梢的发病高峰;6、7、8月为夏梢的发病高峰,9、10月份为秋梢的发病高峰,6-7月上旬为果实的发病高峰。嫩梢叶在萌发后20-55天,幼果在落花后35~80天其气孔形成多且处于开放阶段,病菌易侵入而大量发病。柑橘溃疡病发生的温度范围为20~35℃,最适为25~30℃,高温高湿天气是流行的必要条件。暴风雨和台风给寄主造成大量伤口,及潜叶蛾的为害,都会有利于病菌的传播和侵入。

注意区分溃疡病和疮痂病

1、溃疡病叶片上的病斑是向正反两面突起的,即向叶面和叶背突起,后期病斑中心下陷破裂;疮痂病,叶片病斑多在正面凹陷,背面呈圆锥形,即叶正面是凹的,背面是凸起的。木栓化突起,病斑表面粗糙。

溃疡病叶片

2、要看看病斑周围是否有*晕。溃疡病,叶片上的病斑,周围多有*绿色晕圈;疮痂病,叶片病斑无*晕。

疮痂病叶片

3、是否会造成叶片扭曲、畸形。疮痂病,病斑多时,造成叶片扭曲、畸形;而溃疡病不会。

4、发病规律:溃疡病,4月-11月均可发病,以9月最盛。夏梢最易感病,秋梢次之,早秋梢晚春梢再次之,春梢和冬梢不易感病。疮痂病,春梢发病较重,其次为秋梢。

易得柑橘溃疡病品种

不同柑橘品种的抗病性差异显著,其中甜橙类严重感病,酸橙、柚、枳和枳橙次之,宽皮柑橘类较耐病,而金柑则抗病。脐橙、贡柑、蕉柑属于易感病类品种,需要多加注意柑橘溃疡病的防治。

溃疡病防治方法

1、幼年果园,做好病情调查,及时喷药预防,处理病叶、病株,控制病害蔓延。

2、3%噻霉酮倍,或20%噻唑锌悬浮剂-倍喷施。其他时间使用77%氢氧化铜倍,或30%噻森铜悬浮剂倍液,或27.12%碱式硫酸铜倍或络氨铜倍,或12%中生菌素倍,2%春雷霉素倍,或4%春雷霉素水剂倍喷雾轮换用药。

3、加强肥水管理,可以施用腐殖酸肥、生物菌肥、海藻酸等肥,叶面喷施多肽、海藻酸、生物刺激素叶面肥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逆性。

4、及时防治潜叶蛾,减少虫伤。

本文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种植技术交流学习,请加小编

转载自其它平台或媒体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本平台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若侵犯著作权,请主动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章,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4月警惕柑橘溃疡病如何区别溃疡和疮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