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编写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报告(年)》出版发布,其中选编了28个乡村振兴地方典型范例,江州区选送的江州镇保安村优秀案例《*群共建幸福村》成功入选村级典型范例,这也是广西唯一入选的村级典型范例。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报告(年)》封面
河南新县田铺大垮
规划引领打造创客小镇文旅融合共绘振兴蓝图
广西崇左市江州区保安村
*群共建幸福村
北京通州区老槐庄村
兴产业促民生谱写乡村振兴“进行曲“
江苏张家港市永联村
*建引领乡村治理的永联实践
云南双江县那京村
“六个共同”聚合力干群同心促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报告(年)》目录
广西崇左市江州区保安村
*群共建幸福村
航拍保安村叫豆屯
年8月28日,笔者沿着一条宽阔的水泥硬化路驶入广西崇左市江州区江州镇保安村,只见一栋栋改造一新的农家楼房布局紧凑,整洁有序。
曾经的保安村是一个自治区级贫困村,短短几年时间,保安村如凤凰涅槃,从一个落后的贫困村蝶变为幸福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这是如何办到的?
“通过建强支部,发挥‘引擎’作用;*群合力,提升乡村风貌;*建引领,带动群众致富;*群连心,引领乡风文明。”保安村*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育敏说,正是依靠这“四大法宝”,保安村积极探索推行“*建引领、村民自治、完善机制”的乡村治理模式,努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实现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建强支部,发挥“引擎”作用保安村村民世代以耕种为生,虽说紧邻市区,但就在10年前,村民人均年收入仅多元。如今,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1.5万元。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我们村的发展,充分印证了这个道理。”保安村村干部*国钦说。
保安村叫豆屯*群议事亭,村屯在此商议村屯事务
今年36岁的庞世玲是一名共产*员,她原本是保安村妇联主席。她积极发展养蜂产业,年收入十几万元,同时她利用自己养蜂多年的经验,无偿传授村民养蜂技术,引导帮助村里30多户贫困户和群众发展养蜂脱贫致富。“酿得一口好蜜,带富一方乡亲。”提及庞世玲,村民竖起了大拇指。
今年37岁的共产*员邓红梅是保安村酸菜合作社成立带头人之一,她还引进专业公司为农户提供产销“一条龙”和技术服务,扶持农户对酸菜进行种植和加工,保障产品质量和销路。贫困户许明欢每年卖酸菜收入5万多元,不仅脱了贫,还住上了新楼房,他说:“跟着红梅干,有奔头!”
后来,在村“两委”换届过程中,庞世玲被任命为保安村村委委员、叫豆屯*支部书记。邓红梅被任命为村委委员、村团委书记。
随着庞世玲、邓红梅等一批年富力强、敢于担当、群众威信高的年轻人选进保安村“两委”班子,班子队伍组织力、战斗力、凝聚力得到明显提升。
目前保安村总人口人,其中*员68人,村“两委”班子平均年龄43岁。年以前,保安村村“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超过50岁。
“毕业后,我一直在外面打工,薪资不错,得知家乡为建设需要选拔后备干部后,便选择了回村。”今年25岁的罗茵是保安村一名普通的村级后备干部,目前在村委会负责协助开展扶贫资料整理等工作。一年多的锻炼和培养,她已成为村干部的好帮手。
年开始,保安村采取村两委推荐、*员和村民代表推荐、个人自荐等方式,共发展村级后备干部7名,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干部1名,35岁以下干部1名。村*组织还重点培养高中及以上文化、35岁以下、表现优秀的村民入*。
在村*支部的带领下,保安村改好了水,拉好了电,修通了路,竖起了灯,发展了产业。
村集体经济收入也由过去的“空壳村”变为年收入近10万元的富裕村。“我们的*支部有力量,跟着支部走,什么事都能办!”村民蒙荣华自豪地说。
如今,保安村68名*员,成了村民们的“主心骨”和“领头羊”。通过支部带动、干群齐心、*员示范等措施,村里实现了飞速发展。
*群合力,提升乡村风貌百年榕树、石头小屋、知情驿站、山水园林、石子栈道……如今,当人们走进保安村,就仿佛走进一个大公园。
保安村叫豆屯头牌
“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家里现代化,家外脏乱差。”村民*海明说,之前的保安村,却是脏乱差的典型代表。
“我们想绿化美化村子,造些景观小品,可是没有钱怎么办?”时任江州镇*委书记尹泉到保安村叫豆屯走访,村民小组长陆海光向其倒出心中“苦水”。
很快,尹泉重返叫豆屯,带来了苗木、水泥、钢材等,与陆海光一起动员村民行动起来。
“村庄要发展,*员要发挥模范作用。”陆海光告诉记者,他积极发动屯里*员群众,花了20多天时间,完成了18个景观小品的建设。
刘永干是保安村上卜练屯的一名*员,他原来在崇左市区务工做装修工匠,每天有多元收入。听说村里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他当即返乡参与其中。
刘永干充分发挥自己作为装修工匠的优势,结合上卜练屯的特色,指导村民修建屯牌、围建篱笆、建设村民活动广场等,还把自己家门口的土地无偿出让给集体修建篮球场。
在刘永干的带动和感染下,越来越多的村民纷纷义务投工投劳,全身心地参与到乡村建设中。
保安村上卜练屯红旗渠
*员和群众,心连心,携手共建乡村新风貌。“我们还组建了一支由20多名70岁左右、有砖瓦手艺经验老人组成的‘老年助攻队’。”王育敏说,在村里有威望老人的带动下,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很高。据不完全统计,有50多名学生、多名外出务工青年在节假日赶回村里参加义务劳动。
“这些三角梅都是大家从花卉市场买的,现在我们把它种在池塘边上,能够给村里增加点绿色。”日前,在村文化广场旁边的一张池塘边,王育敏一边干活,一边向笔者介绍美丽乡村建设情况
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把资金用在“刀刃”上?
保安村进行了“10+1=75”的成功尝试。
“通过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我们利用上级奖补的10万元物料,带动群众投工投劳、捐资捐物这一方式助力,实际建设了75万元工程量。”王育敏说,目前该村整村推进乡村建设成效明显,已经实现10个屯环境大整治,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如今,在节假日,村*支部与村里所有*员一起,参加义务劳动,共建美丽乡村,在保安村已成为一种惯例。
*建引领,带动群众致富“我家里种有5亩芥菜用于制作酸菜,加入合作社后,实行订单产销,一年卖出1.8万公斤酸菜,每公斤5元,全年收入9万元。”初冬时节,保安村村民甘崇贵在自家的芥菜地里忙活着。
保安村酸菜合作社是由村里的致富能手、共产*员刘世庭牵头成立的,他引进专业公司为农户提供产销“一条龙”和技术服务,扶持农户对酸菜进行种植和加工,保障产品质量和销路。和甘崇贵一样,目前村里已有10户农户加入酸菜合作社,户均年收入超过6万元。不仅如此,合作社还带动了周边村屯80多户群众增收致富,其中贫困户26户。
保安村叫豆屯以酸菜之乡而闻名,图为叫豆屯酸菜之乡屯头牌
保安村民制作酸菜有近百年的传统,保安酸菜在本地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产品畅销市场。近年来,保安村通过*员骨干示范带动发展特色种养殖产业,实现村集体和贫困户“双增收”。王育敏告诉笔者,村里通过引进公司,成立合作社,定期邀请广西农科院专家前来指导,并通过“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将酸菜制作企业化、标准化,打造出保安酸菜特色产业品牌。
“如今,我们保安村成为了崇左市远近闻名的‘酸菜村’。”王育敏说。
保安村叫豆屯酸菜展示馆
在崇左市江盛土特产有限公司,一股酸酸甜甜的味道扑鼻而来。宽敞的工坊里,数十个腌制酸菜的大瓦缸整齐摆放。
“我们腌制的酸菜只放食盐和糖,不放任何添加剂,酸度够,香脆爽口。”公司负责人张宗友告诉记者。
“去年我们家出售酸菜收入3万元,脱了贫,跟着合作社有奔头。”村民*华民说。
与此同时,保安村还培育发展其他特色产业,村民过上了富裕生活。
叫豆屯酸菜产业图
他们探索发展了“甘蔗生产+”模式,通过大力发展甘蔗种植传统产业,累计建成6个甘蔗“双高”基地片区共亩,全村每年甘蔗入厂量保持在4万吨以上。发展甘蔗脱*种苗种植,扩大黑皮果蔗种植产业规模,为“好青春”甘蔗醋企业提供原料,每年可有万元的纯收入。
在*员干部的带领下,当地探索种养相融模式,积极引进和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主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水果种植产业和养蜂产业。全村种植贵妃蜜柑、茂谷柑、皇帝柑等多亩,年销售额可达多万元。以叫豆屯*员陆海光为中心,带动了本屯以及附近的板凛、那达、那桥等屯40多户群众养殖中华蜂多箱,年增加收入50多万元。
当地还按照“乡建+旅游”的方式,挖掘保安村自身优势和特点带动发展乡村旅游、特色农业等项目,推动美丽乡村变为美丽经济。年以来累计接待各类考察团和旅游团人。
*群连心,引领乡风文明青山绿水、鸟语花香,平安快乐、和谐恬静,如今的保安村,令人神往。
保安村上卜练屯头牌
“农村美不美,环境怎么样?既需要法律约束的面子,更需要道德自律的里子。”王育敏说。
笔者发现,保安村每家每户门口都摆放着垃圾桶,道路两旁的善行义举“好人榜”和文化墙格外引人注目。
“我们每天都会打扫一次房前屋后,只有屋子整洁了,我们才能安心去做其他事。”村民*元奇说。
该镇通过召开群众大会、制定村规民约、落实“门前三包”、聘请保洁员等措施,形成大家互相监督、人人都讲文明的良好氛围。
*员干部带着群众干,当地建立*群理事会专题议事、*员分片包户等制度,推动形成了基层*群共建治理结构。
保安村上卜练屯庭院
在开展风貌提升活动中,保安村外出人数多,兼职务工多,村民大会或者户主大会都不好召集,开会到会人数也不容易达到法定人数,难于讨论形成决议。“*群理事会组建后,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板凛屯屯长*正敏说,在讨论该屯风貌改造规划时,由该屯推定的11个理事会成员,加上特邀相关人员6人,就可以开会,到会人数过半同意就顺利通过了。
每年,村里都积极举办“好媳妇、好婆婆”评选等活动,大力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进村入户。推进景观墙、挡墙及彩绘艺术围墙建设,推动文化上墙,弘扬中华美德和时代风尚,使群众主动投身美丽乡村建设中。
板凛屯刘桂芬的公公*正阶因中风,致全身痪,生活不能自理,作为儿媳的她便义不容辞的承担起了照顾老人的事务。喂浆、送药、按摩、洗脚,在老人身边处处可以看到她辛苦操劳的身影。“谁家没有老人和孩子,孝敬老人是我们的本份。”被评为保安村的“好媳妇”后,刘桂芬如是说。
“美丽乡村顶呱呱,讲究卫生人人夸。清理垃圾讲科学,治理农村脏乱差……”夜幕降临,保安村文体广场上传来阵阵轻快的歌声,保安村文艺宣传队打起快板,向村民宣传文明乡村建设举措。
在保安村,基本每月都有一次文艺演出活动,为村里的群众送上了丰盛的文化盛宴,并多次开展宣传活动,全面宣传*的十九大精神、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知识,提升村民素质,使其入脑入心。
“下一步,我们将通过整合乡村资源,使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产业发展和文化旅游相结合,努力探索出一条美丽乡村建设的新路子,让保安‘酸菜村’更加美丽富饶。”王育敏说。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