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我的家乡慈利,是最美
TUhjnbcbe - 2021/8/31 11:50:00

慈利县隶属湖南省张家界市,位于张家界市东部,地处澧水中游,总面积平方公里,澧、溇两水纵贯全境。“土俗淳慈,得物产利”,慈利素称“金慈银澧”,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物产丰饶、自然风景优美。*的十八大以来,慈利县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经济发展迅速,旅游产业突飞猛进,城乡建设日新月异。慈利71万儿女万众一心,扬起“经济强县梦、全面小康梦、撤县设市梦”的风帆。

这可不是假大空的话,家乡慈利五年的变化日新月异。快随我们的镜头一起去看看吧!

青春慈利

时代召唤未来,山城怀揣梦想。慈利围绕“撤县设市梦”目标,提出“金慈银澧、山水洲城、生态宜居”的建设目标,为慈利的百姓打造出一个布局优化、功能完善、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城市。放眼远眺,慈利老城区改造如火如荼,栋栋参天大楼拔地而起;新城区“田”字形道路骨架拉开亮相。近年来,慈利县通过“亮化、绿化、美化”工程,精心打造了羊角山公园、龙峰公园、琵琶洲公园、燕子洞烈士公园等,一举改变了慈利无公园的历史。每当夜幕降临,整个城区霓虹闪烁,澧水河面波光粼粼,动人的音乐喷泉和靓丽的沿河风景带,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一座山水洲城蝶变重生、正值青春!

魅力慈利

慈利县风景优美,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这里,苍山耸翠、碧水流韵,高山峡谷、溶洞地缝、温泉漂流、丹霞地貌等自然景观数不胜数,古镇老街、红色遗址、百年书院、道教圣地等历史文化古迹随处可见。近几年来,慈利县以“一中心、一龙头、两走廊、四板块”为定位,紧紧围绕“旅游旺县”发展战略,实施旅游项目带动,打造旅游品牌,加速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建成张家界大峡谷、江垭温泉、万福温泉、龙王洞等4个4A级景区,五雷仙山、一线天2个3A景区等精品景区,形成了完整的旅游组团。从年8月20日至年8月19日一年间,张家界大峡谷景区玻璃桥总接待人次达万人次,纳税过亿元。五年来,投资86亿元,成功促使张家界大峡谷玻璃桥、万豪养生中心、禾田居酒店及生态农庄等项目落地;已完成投资25.2亿元推进大峡谷玻璃桥、梦蝶庄精品酒店、冰雪世界、水世界、红岩岭户外休闲运动公园等8个重点旅游项目,拓展了四十八寨、苗市*花溪、南山坪拉磨谷、丹霞地貌红岩岭、大峡谷户外运动基地等15条乡村旅游户外精品线路,先后推出了一批展示田园风光、土家风情、民族传承等内容丰富的旅游产品。东线旅游华丽嬗变,成长为“三星拱月”中璀璨夺目的一星,慈利县成功跻身中国最美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名县。

文化慈利

近几年,慈利县“一乡一品”特色文化活动精彩纷呈。重点唱响了龙潭河板板龙灯艺术节、南山桃花节、五雷山庙会、溇江艺术节、抬毛菩萨、岩泊渡二端午龙舟节等文化活动品牌。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成效明显,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大型文化体育活动不断,文化旅游发展迅猛,总投资超过5亿元的涵盖美丽南山、红岩岭户外欢乐园的澧水走廊大型户外运动基地完成了规划设计、评审,部分项目如飞拉达、营地、步道已开工建设,大峡谷飞艇游览、大峡谷极限运动基地、江垭官桥孝廉文化村文旅项目等一批大型文化旅游项目已经签约;25个乡镇均建有综合文体中心,村村建有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多达个。总投资万元的县剧院改造升级工程已经完成,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和各乡镇文化站全面落实免费开放,送戏、送书、送电影“文化三下乡”活动持续开展。文化设施的不断完善,推动了多类型的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在溇澧大地,从城市到农村,广大群众积极投身到红歌会、艺术节、广场舞、全民阅读、健身等文娱活动中去……每当夜幕降临,从城市到乡村,从街头到村口,到处是悠扬的音乐和翩跹的舞姿。

生态慈利

慈利地处澧水中游,属湘西山区向滨湖平原过渡地带,山河相间,四季分明,自然环境优美。为把慈利建设成为一个既有高度又有文化内涵的现代化生态城市,慈利围绕“撤县设市梦”目标,按照产城融合、统筹协调、分类指导、生态宜居的原则,提出“金慈银澧、山水洲城、生态宜居”的建设目标。近几年,更加注重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尤其是今年开展“六城同创”暨环境整治“7+2”行动以来,全县上下拿出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致力于改善慈利城乡面貌、规范环境管理、提升城市品位,让慈利的生活、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县水土保持工作也紧紧围绕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在建设慈利山川秀美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取得突出成效。

活力慈利

园区内,成排连片的标准化厂房整齐划一;工地上,挖掘机、运输车往来穿梭;厂房里,数百名工人正在生产线上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一台台机器开足马力加大生产……走进慈利工业集中区,处处呈现出欣欣向荣、竞相发展的火热景象。近年来,在“工业强县”战略指导下,被确定为工业发展主战场、县域经济发展“三大引擎”之一的慈利工业集中区,坚持高标准规划、高强度投入,不断完善园区功能和设施配套,大力推进厂房、道路、绿化、美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产业,推动产业集聚,形成一批具有特色的产业群,发展势头迅猛。如今的工业集中区,已成为全县工业经济的主要增长极,招商引资的主平台,产业孵化的一块沃土。年以来,全县共签约81个重大招商项目,合同投资总额.6亿元,内资到位75.9亿元,外资到位万美元。5年来,71万勤劳的慈利人民在新一届县委、县*府班子的坚强领导下,将开放崛起、发展商贸做为舞活慈利经济的五大战略之一来抓,在滚滚的市场经济大潮中乘风破浪,奋勇搏击,奏响了这块热土上动人心弦的“商贸活县”新乐章。

硒有慈利

仓廪实而民心安,农业强则百业兴。年9月,在中共慈利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该县围绕农业、工业、商贸、旅游、城镇,首次提出深入实施“五县战略”。其中,“围绕农业稳县,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被放在首位。

这五年,传统农业稳步推进的同时,慈利围绕“农业稳县”战略,农业加快迈向现代化,广袤田野正悄然嬗变——新型主体渐成气候,机械替人轻松种田,科技入田疏通渠道……新的生产方式不仅令人大开眼界,也促进了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产生发展,推动了传统农业向旅游农业、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的转型升级。慈利以提高农业质量与效率为抓手,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稳定粮食生产、生猪养殖的基础上,转方式、调结构、树品牌,努力开辟农业现代化发展新境界。慈利还围绕资源禀赋做好特色文章,叫响绿色品牌,突出生态优势,深挖富硒价值。年11月18日,“硒有慈利”网上商城正式上线,标志着慈利县域公用品牌——“硒有慈利”正式启用,也象征着慈利农特产品及衍生的旅游服务产品,从此有了“硒有慈利”这张共同的新名片。

红色慈利

慈利又是革命老根据地之一,大革命时期,贺龙、肖克、袁任远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开辟红色根据地,慈利先后有多人参加红*,多人为革命捐躯。溪口境内的红*树、苏维埃溪口区委旧址、医院及指挥部旧址、棉花山阻击战遗址等一个又一个历史留下的足迹,在阳光照耀下,弥漫着浓浓的红色气息。其拥有多年树龄的红*树,不仅经历了上千年的风吹雨打,更是在年2月见证了贺龙、肖克等领导的红二、六*团在这颗千年古樟下召开的动员大会,并在树下收编农民队伍。现在这里被确定为青少年爱国教育示范基地,“健康中国湖南行?走红*走过的路?徒步穿越大湘西”(慈利站)系列活动之穿越大湘西徒步健行组启动仪式也在这颗“红*树”下启动。为了缅怀先烈以育来者,慈利县委、县*府择羊角山东南麓燕子洞修建慈利县烈士陵园,占地12.4万平方米,于年9月竣工。慈利人才辈出,著名爱国将领孙开华、“南北大侠”杜心五、核物理学家陈能宽、经济学家卓炯等,都是慈利人民的杰出代表。

和谐慈利

“邻里和睦了,治安状况好了,生活环境好了,社会更和谐了,老百姓活得更带劲了”,在人民广场跳广场舞的大妈们争先恐后地讲述近几年生活中的变化。*的十八大以来,慈利县在抓实经济工作的同时,把脱贫、教育、医疗、住房、养老、就业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当做头等大事来抓,兴办了大量民生实事,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显著进步。近年来,慈利县广泛开展“平安乡镇”“平安村(居)”“平安校园”“平安单位”“平安家庭”等基层平安创建活动,坚持以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的家乡慈利,是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