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关于新会陈皮知识学问,这篇文章全面解答您
TUhjnbcbe - 2021/9/23 5:30:00

“新会陈皮是个宝,人人喝了身体好。”从这句民间谚语就可以知道,新会陈皮的养生功效颇多,老少皆宜。不过话说回来,还有很多朋友对于新会陈皮并不是太了解,对很多基础知识都充满疑惑,这里,就为大家整理了常见的一些陈皮学问,来全面解答大家的日常疑惑。

新会陈皮基础知识篇

什么是新会陈皮?

新会陈皮,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选用正宗新会茶枝柑柑苗,在新会当地培育种植,并必须在新会当地存期足三年或以上的才能称之为新会陈皮,存期不足三年的称果皮或柑皮,在良好的仓储环境下,陈皮以贮藏的时间越久越好。

新会陈皮的主要产区有哪些?

新会陈皮的核心产区包括梅江、东甲、西甲、天马、茶坑。

第一核心产区天马村被评为广东省最美的生态乡村,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笔下的“鸟的天堂”原型即来源于此,更显天马生态环境的得天独厚。天马的柑园种植地主要围绕小鸟天堂周边,占尽地利优势,气温,土壤适宜,产出的柑肉爽脆多汁酸脆无涩味,酸甜适度,柑韵悠场,柑皮香浓。

第一核心产区茶坑村除了是中国近代著名的革命家、文学家梁启超的故居所在地,同时是新会柑重要产区之一,七百多年前,茶坑人已大量种植新会柑,并经营新会陈皮,传说中区分的地标“熊子塔”,就在茶坑。该村位于珠江八大出海口崖门水道银洲湖畔,面向南海,背靠凤山,可谓依山傍水,钟灵毓秀,这里产区的柑果品质尤为突出,表皮有光泽,柑香馥郁。

其他地区也是新会陈皮核心产区,后因城市发展原因,柑园面积逐年在减少。

为什么新会柑分为驳枝柑、圈枝柑?

驳枝柑:和茶枝柑亲和性较好的其他植物枝条进行嫁接。

圈枝柑:在实生柑挑选生长得最茂盛、最优秀枝条上面进行圈枝。

新会陈皮的历史来源?

新会陈皮被誉为广东“三宝”之首。

早在宋代就已成为南北贸易的“广货”之一,行销全国和南洋、美洲等地区。明清时期被列为“贡品”。在宋代以前新会所处的岭南(包括现广东、新会一带)还属蛮荒之地,新会柑还未出现规模生产。

故事主人公是*氏宋代先祖*广汉及其夫人米氏。*广汉在宋代宋孝宗淳熙八年(公元年)辛丑科进士出身,官徐州知府,浙江都漕运使,出生于官宦世家。*夫人米氏亦出身名门,自幼饱读诗书,精通药理。相传在南宋宋理宗年间公元年(当时首都已经搬到临安)诏侍杨太后前后四年,因期间杨太后得了乳疾,御医们都束手无策,*广汉采用在新会一些特定地方栽培的一种柑橘(如今的新会大红柑)用特制之法的所制成的药材陈皮交给其夫人米氏为杨太后医治,米氏便用此皮为君药,慢慢地治愈了杨太后的乳疾。

当杨太后问及这种药材的由来时,米氏因为此皮之制法来自其丈夫*广汉所创,于是将其丈夫名字中“广汉”中取“广”字作为这种药材的名字,称“广陈皮”,以别其他橘陈皮(在此以前还是称橘皮,在此以后才出现广陈皮)。


  当时的“广”是繁体字,“广”字头“*”字底,寓义*氏所创。杨太后对此广陈(新会陈皮)的功效和*夫人的医术大嘉赞赏,奏请宋理宗皇帝用“邦显一品夫人”对*夫人米氏加以封赏,广陈*氏族谱诗云:“调治后乳,著手成春,诏封邦显”。


  后来明清一些名医家如刘若金等也是使用此法医治此症。据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广陈青皮对乳腺疾病有独特的疗效。

邦显夫人不仅深暗药材之道,还有商业意识,协助其丈夫*广汉从中原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特别是种柑技术带回新会,并将其制皮之法相延,种柑取皮,并诫子孙:不为良臣,当事良药,认为此药材品质独一无二,既能营生又能济世。

公元年,李时珍把陈皮写进《本草纲目》,并标明了陈皮以广陈皮为宜的标注,看得见广陈皮在那时候认为,是归属于上等的中药材之一了

新会陈皮的制作流程?

采果——选果——洗果——开皮(正三刀法、古法二刀法)——晾晒——反皮——晒制——陈化——翻晒——存储

为什么陈皮随着年份的增长会越来越轻?

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随着年份的增长,陈皮的内囊开始有浮松脱落情况,呈立体感。

二是,随着时光的流淌,氧化作用之下,陈皮也开始变轻。

三是,随着陈化的过程,陈皮的水分随时间而蒸发。

为什么新会陈皮越老越好?

事实上陈皮越陈越醇香,然而陈化年份不只影响到陈皮口感风味,还会形成不同的药理价值,在储藏增值方面的影响也是显著的。一般来说,三年份以上陈化期,才称得上是陈皮。五年份陈皮适用于养生、预防疾病、调理身体状态。十年份以上陈皮则具有治疗功效,被作为许多中药的必备成分,相较于普通药物,又更有针对性,且会避免副作用为人体带来负荷,特别是体质虚弱的女性、儿童、老人,更适宜陈皮治疗。如果选购的是二十年以上陈皮,在调理周期上将会大大缩短,而效果还是翻倍的。


  另外,当陈皮年份越久时,就意味着越稀少。由于陈皮每年都需要进行晾晒,防止霉变生虫,真正年份高的陈皮并不多。因此陈化期越久的陈皮,收藏价值是十分显著的。

新会陈皮冲泡技巧篇

在家如何冲泡陈皮?

(1)直接泡水法:选用盖碗或者杯子冲泡,将陈皮撕碎放入容器中,大概一次放入1/3块陈皮就好,然后倒入开水洗一遍,再重新倒入开水,需要几分钟的时间才能出味,陈皮和水的比例大约为1:50。喝完后可随时添水。

(2)调饮法:可加普洱茶、红茶等茶叶进行调饮,可以与蜂蜜、红糖等搭配,还能加入干山楂、薏米等组合,调饮的陈皮滋味更丰富。

陈皮怎么煮才好喝?

洗皮:取整片陈皮,先以开水冲洗1—2次后,置入水壶中,注入冷水(若用冷泉水则更佳)至半壶左右容量

煮皮:开至大火煮沸,水开之后,再持续煮10到15分钟,煮过后口感醇甜,尤其是煮陈年陈皮,药香浓郁,还带有微微木香。

品汤:将煮泡好的陈皮水倒入另一盛茶器皿中,斟入杯中品尝,若未能及时饮用完,可取出壶中的陈皮,避免长时间浸泡。

器具:可用陶壶或者玻璃壶,陶壶煮出来的口感比较绵柔,而玻璃壶则是观赏性更好。

新会陈皮功效价值

新会陈皮的功效作用有哪些?

(1)陈皮味苦、辛,性温,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功能,可用于胸脘胀满、嗳气呕吐、食欲不振、咳嗽痰多;

(2)陈皮分挥发油富含柠檬烯有助于治疗祛痰、平喘并且防雾霾的作用,同时也能有效促进分泌消化液和预防胃溃疡,也就是促进消化,健脾益胃的功效。

(3)陈皮所含有橙皮苷随着年份的增加而增加,具有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防微血管出血等作用。

陈皮中的营养物质?

(1)陈皮*酮的含量为2.02%--2.06%。

(2)挥发油的含量为2%—4%,共有53个组成成分,主要为柠檬烯、柠檬醛、松油烯,还含有川皮酮、橙皮甙、肌醇、维生素Bx等,主要作用有抗氧化、抗菌、祛痰,促进消化。

(3)生物碱的主要成分为辛弗林,含量为0.%--0.%。

(4)陈皮中多糖的含量约为6.01%。

(5)橙皮苷、其他矿物质、维生素物质

新会陈皮存放技巧

在家如何存放陈皮?

(1)低年份的陈皮建议选择透气性好、无异味、无污染的包装容器,如:布袋、麻袋等;高年份的可使用密封性能较好的器皿贮存,如青花瓷、紫砂罐、玻璃瓶、瓦缸等。

(2)在存放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尤其是在梅雨、多雨的潮湿天气,观察陈皮是否有受潮迹象,趁有阳光及时翻晒。

为什么陈皮会长虫?如何避免?

(1)没有存放好,受潮;

对策:需要用密封罐包装好,并且不能放在潮湿的地方。

(2)陈皮没有完全晒干就封存起来;

对策:陈皮的前5年,每一年都要在大太阳的时候拿出来晒几次,每次翻晒时间约为4-6小时(具体视天气情况而定),而且潮湿的时候一定要对仓库进行抽湿,要不然会容易发霉。

(3)陈皮晒干之后马上封存,这样也会容易生虫;

对策:当陈皮晒干封存之前,必须要放在室内晾置一下,让陈皮在太阳下晒所产生的热气散发之后,才能封存起来。

陈皮用什么器皿贮藏比较合适?

(1)在家存放的陈皮最好用密封容器保存,如玻璃瓶或瓷器罐等。应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陈皮发霉变质。

(2)针对专业仓储,艺雅堂新会陈皮一直采用“天然生晒自然陈化”的传统制作技艺,这也是新会陈皮的传统工艺核心

新会陈皮选购技巧

如何辨别新会陈皮和外地陈皮?

(1)手感(硬度)年份越短,皮身就越软,因为短年份的陈皮仍含大量果糖和水份,所以易受潮软身。而年份越长的陈皮,皮身的手感就越硬,容易碎裂。

(2)气味:新会陈皮具有三种气味(香、陈、醇)。3—8年陈皮,闻下去是带刺鼻的香气,并且带果酸味,甜中带酸;而9—20年的陈皮气味闻下去是清香扑鼻,醒神怡人,没有果酸味;随手拈起一片,闻气味,有药香、老药材的味道,历经岁月,陈香醇旧。

(3)看外观:新会陈皮有油光,外表面为褐*色、泽棕红色,皱缩,有许多凹入的油点;

(4)口感:新会陈皮食用口感非常好,过齿留香,有回甘口感,无苦涩味。

青皮、微红皮、大红皮的特点和区别?

(1)青皮:通常指农历立秋至寒露之间,在柑果尚未成熟时采收加工而成的皮。特点:鲜果皮未着熟色,呈纯青绿色,生理未成熟时。陈皮外表色泽青褐色至青黑色,有无数微凹入的油室,不显皱缩。内表紧密光洁,雪白,淡*白至棕红色。

(2)微红皮:通常指农历寒露至小雪之间,在柑果果皮开始转*时采收加工而成的皮。特点:鲜果皮开始着色,但未完全着色,呈*绿或*色,陈皮外表色泽褐*色至棕*褐,有无数大而凹入的油室,皱缩较明显。内表雪白,淡*白至棕红色,海绵浮松状不明显。

(3)大红皮:通常指农历小雪至小寒之间,在柑果果皮已基本着色时采收加工而成的皮。特点:鲜果皮已基本着色,呈*红或大红色,生理已基本成熟时陈皮外表色泽棕红色至红黑色,有无数大而凹入的油室,皱缩十分明显。内表雪白,淡*白至棕红色,海绵浮松状明显。

如何识别劣质陈皮?

好的新会陈皮外皮呈深褐色,皮瓤薄,对光照视,油室透明清晰,放在手上觉得很轻身而又容易折断,气香浓郁,味微辛,甘而略甜。

而劣质的陈皮和非新会陈皮则皮身厚薄不均匀、片张不太完整、大小、片形不太一致,断片、碎片较多,还伴有少量杂质、病斑和虫蛀、烧皮现象存在。

如何简单辨别陈皮的年份?

陈皮因其各自陈藏的条件不一,所以陈化出来的状态也各不相同,大致的年份可以从陈皮的颜色、手感、香气以及茶汤口感作出大概的判断。年份较短3年至10年的新会陈皮,茶汤呈青*色,闻起来还有淡淡的柑香味。陈化了10年至15年的新会陈皮,茶汤呈深*色,气味清澈,醇厚,略有回甘。

为什么有些十五年的陈皮闻起来没有五年的香气足?

五年的陈皮挥发油中的柠檬烯含量高于十五年的陈皮,因为闻起来果香味较为浓烈,超过十年的陈皮香味会转变成一股陈香味。五年陈皮是外放的果香,十五年陈皮是沉稳的陈香。

新会作为有国家地理标志性陈皮具备条件有哪些?

一:品种

新会柑,又称新会广陈柑或陈皮柑、新会大红柑(学名茶枝柑),皮肉兼用,药食同源是新会柑的最大的特色,是广陈柑农在余年的漫长种值历史中,从芸香科柑橘属大红柑中筛选出来的优秀品种。

新会柑,为常绿小乔木;枝扩展或下垂,有刺。叶互生,单身复叶,叶片近革质,椭圆形、卵形或披针形,长通常4~8厘米,宽2.5~3厘米,顶端钝,常凹头,基部楔尖,边缘多少有圆齿或钝齿,很少全缘;叶脉至叶片顶部凹缺处常叉状分枝,侧脉清晰;羽叶狭长或仅有痕迹,与叶片相联处有关节。花春夏间开放,白色,两性;1~3朵腋生;花萼长约3毫米,不规则5~3裂;花瓣长圆形,长不超过1.5厘米;雄蕊20~25枚·柑果扁圆形,高3.5~5厘米,宽4.5~6厘米,顶部略凹,花柱痕迹明显,有时有小脐,蒂部偶见放射状排列的沟槽,深橙*色,略显粗糙,果皮厚1~1.5毫米,甚脆,易折断;树矮、枝条细软,果实扁圆形、中等大,果实成熟时,果皮橙*,微带青,柔韧而不易折断,油胞特大,有浓郁的芳香。柑肉多汁,糖酸比为15:32是甜中带酸的独有风味,每百毫升果汁中含维生素C34.3毫克,柠檬酸0.76克,可溶性固形物11.13%。

历史上种植的新会柑有大种油身、细种油身、大蒂、高督等四个品种,经过不断的种植总结,广陈陈皮采用品质最好的大种油身来种柑制皮制皮,这也是广陈品质特好的其中一个原因。

地道新会柑全身是宝皮用兼用,药食同源的不可多得的优秀品种,既可鲜食,又可加工成柑饼或果汁,但皮比肉贵,其柑皮是正宗地道新会陈皮的原料。其柑络、柑核均可入药。而且其成熟于“最有补于时”。

二:水土地貌

正宗的新会陈皮产地,处于西江支流、潭江、银洲湖三水交汇之处,每年汛期,西江将远至云贵高原的土壤随洪水带到新会银洲湖,与潭江水交汇,形成独特的灌溉用水,受到三条水源所携矿物质和微生物的千百年作用,形成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

这里两江汇聚,咸淡交界,形成以银洲湖两面岸为核心的潭江两岸冲积平原带,这一带土地肥沃,盛产禾虫和蒲葵,是柑桔的最适宜栽培区。

而每年的12月至来年的3、4月汛期前,西江、潭江径流减少,南海形成每年一次的咸潮,含盐量达3~9‰,因此水土成分中有海水的元素。西江洪水、潭江潮水及海水“三水融通”的水土特色,决定了新会土壤的独特性。

三:气候

新会区,地处北纬22°5′15″—22°35′01″、东经°46′55″—°15′43″之间。位于广东省南部,珠江三角洲西南部,西江、潭江下游。境内河流属珠江三角洲水系和粤西水系,河道纵横交错,过境河流除西江、潭江两大干流外,还有天沙河、石步河、沙冲河、田金河、4条河。新会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气候温和,热量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均气温为22.0℃,极端最高气温38.2℃,极端最低气温0.1℃。多年平均降水量.7毫米,年均日照时数.6小时,占年可照时数的39%。年均太阳辐射总量千卡/平方厘米。[7]新会柑核心产区处于银洲湖和西江、潭江“三水相汇”后连接南海,咸水和淡水交界处,灌溉用水能够利用既有海水成分,又有不断的淡水补充的特殊水质,所处的地理环境有三山环抱的天然屏障。北有圭峰山系,东有牛牯岭,西有古兜山脉形成的“峡谷小气候”对植物生长极为有利。产区所处银洲湖有非常好的农业生产基础,水围田大多数为珠江三角洲的冲积平原,排灌水利十分优越,洪涝不易受浸,而旱灾不缺水。为广陈柑的生产提供了优良的生态环境。新会广陈柑农世代传承,在这里种值优质种源的新会大红柑,并利用其制成广东三宝之首的正宗地道新会广陈皮为中国中药陈皮药材独一无二的地位。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新会陈皮知识学问,这篇文章全面解答您